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傳統文藝 >> 文藝知識 >> 瀏覽文章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新世紀豫劇的傳承與全球化視野

2017/3/24 14:47:14 點擊數: 【字體:


新世紀豫劇的傳承與全球化視野

李樹建主演的豫劇《程嬰救孤》

新世紀豫劇的傳承與全球化視野

李樹建主演的豫劇《清風亭上》

  新世紀初葉,河南豫劇人面對西方解構主義思潮浸染下出現的“《趙氏孤兒》熱”,編排上演了一部大型歷史劇《程嬰救孤》,在首都舞臺引起轟動。踵繼其后,《清風亭上》《蘇武牧羊》等注入現代意識和審美觀念的經典名劇陸續改編上演,并連續獲得國家級大獎,顯示出古典名劇所蘊含的傳統價值觀與人文內涵在當代語境中的鮮活生命力。2008年5月,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率河南豫劇二團赴意大利羅馬演出《程嬰救孤》,將承載著中原文化信息的豫劇帶向域外,為謀求豫劇在全球化視野下傳播發展闖出了一條新路。有感于新世紀豫劇佳作連臺,《程嬰救孤》《清風亭上》等經典名劇唱響歐美和東南亞,輿論界出現“全國戲劇看河南”的呼聲,筆者經過與主創人員的深入交流,并從相關評論和媒體報道提供的信息中得到如下幾點體悟:

  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證明“民族的即世界的”。經歷過百年風雨滄桑邁入新世紀的當代豫劇,秉承樊粹庭、常香玉、楊蘭春等固本守正、變革發展的探索精神,堅守豫劇的地域風格和優良傳統,著力實現經典名劇的現代性轉換,提煉出具有人類普遍意義上的情感訴求和價值取向,為豫劇唱響國內舞臺并進入全球文化視野打開了通道。《程嬰救孤》《清風亭上》《蘇武牧羊》等經過當代豫劇人重新打磨的經典名劇,把原作蘊含的“忠孝節義”等傳統道德觀念和人格理想予以現代性的詮釋,著意彰顯正面人物人性之“善”和人格之“美”,并借助起伏跌宕的唱腔旋律、個性鮮活的賓白對話和富有象征性的肢體語匯,讓觀眾在善與惡、誠與詐、仁愛與殘暴、正義與邪惡等人類共通性的心理情感層面上形成共鳴,進而提升到理性層面上的接納和認知。

  作為當下豫劇表演藝術的開拓者,李樹建在恪守中國戲曲程式化、寫意性規范的前提下,結合“斯氏”體系的角色內在體驗,創造性地提出“以情造聲,用情創程”的表演主張,以揭示人物心理情感的唱腔、賓白動作實現內在體驗與外在程式的完美結合,塑造性格鮮明、血肉豐滿的典型形象,讓中外觀眾感受和領略作為中華民族精神氣質縮影的戲劇主人公的人格魅力。與傳統戲曲人物性格的單一和臉譜化迥然有別,李樹建在創造舞臺典型的過程中,深刻理解和把握戲劇主人公的精神氣質,所扮演的戲劇主人公大都呈現出心理性格發展的漸進和突變過程,直至大結局時方聚焦式地凸顯其性格的豐富內涵。如《清風亭上》,他發揮富有生活質感和舞臺穿透力的唱腔旋律和出于程式又不為程式所囿的舞姿,出神入化地展現出張元秀由一位樸實憨厚、安貧樂善的貧民,如何被冷酷的世態逼到生命的絕境,由卑微的弱者變成一頭強悍怒吼的雄獅。在《程嬰救孤》中,他把原本是一位知恩圖報、蹈仁履義的草澤醫生,依次提升為大義凜然、舍子存孤的慷慨義士,忍辱負重、機智老練的謀臣,最終雕塑為置生死榮辱于度外、鄙棄權勢富貴、甘灑熱血留清白于人間的忠義之神。《蘇武牧羊》則將蘇武升華為正氣浩然、持節不屈、心系漢室、義薄云天的大漢英烈。

  李樹建注重吸納豫劇各流派唱腔表演的特長,鍛造蒼涼悲壯的李派唱腔,以樸實渾厚、聲情抑揚的中州正音感人心魄,傳達人間的大美和至善,引導中外觀眾由情感的共鳴達到心靈的溝通,超越語言、文化乃至宗教信仰的域界,打破各民族藝術形態之間的壁壘,讓風標獨具的豫劇表演藝術暢行無阻地進入全球文化視野。無論是黃河南北,還是境內域外,觀賞李樹建的舞臺表演,無不為其對角色氣質性格的體驗把握拍案叫絕,而聆聽其酣暢淋漓、掌控自如、聲情并茂的演唱和以聲傳情、鏗鏘抑揚的念白,中外觀眾則無不如癡如醉,心曠神怡,時而掌聲雷動,時而啜泣淚零。業內人士普遍稱道他音域寬廣、音色純正,嗓音洪亮、聲韻醇厚,在演唱中對輕重疾徐節奏的控制,對以情帶腔、以腔傳情行腔特點的把握,對蒼涼悲壯演唱風格的發揮,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精妙絕倫的程度。

  眾所周知,李樹建是豫西調生行唱腔的集大成者,他自幼喜歡豫劇,琢磨豫西調名家王二順的聲腔特色,模仿王氏發音技巧和吐字、歸韻方式,經過長期的演練實踐,不斷揣摩創造,逐漸形成自成一體的蒼涼沉郁、渾厚凝重、樸拙中見精巧的演唱風格。論及李樹建的唱腔風格,戲曲行家大都贊賞其既以豫西調真聲演唱為主,又注重吸收其他豫劇流派的發音行腔特色,在節奏把握和技巧運用上反復演練,“唱”不驚人死不休。與高超絕倫的演唱藝術水乳交融,李樹建的賓白藝術也達到了以聲傳情的極高境界。他的對白和獨白采用地道的豫西方言,間或也插入京白和韻白,無論是剛直耿介的對話,還是哽咽低沉的泣訴,都做到聲聲貫耳,沁人心脾,中節合度,令觀眾心曠神怡。尤其是《蘇武牧羊》終場與大單于的對話,由舒緩到高亢地講述漢節的文化內涵、民族精神及其象征意義,抑揚起伏、頓挫低昂,時而行云流水,時而排山倒海,令觀眾耳目一新。

  面對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趨勢,李樹建率領河南豫劇人,審時度勢,尋找中西文化在價值判斷和藝術審美等方面的契合點,將足以體現人類共通性仁愛與犧牲精神的《程嬰救孤》《清風亭上》等經典名劇帶向國際舞臺,讓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民眾認知接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彰顯源遠流長的中原戲曲的道德內涵與人文品格,讓土生土長的豫劇以獨特的個性特征、精湛的藝術水準參與全球文化競爭,以高度的自信步入世界藝術的殿堂,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繼2008年豫劇《程嬰救孤》在意大利羅馬音樂廳隆重推出之后,該劇三進美國,唱響澳洲,挺進東南亞,獲得廣泛贊譽。2016年10月,《程嬰救孤》首次登上美國洛杉磯杜比大劇院(Dolby Theatre),近期陸續應邀赴泰國、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國家公演,觀眾的喝彩追捧,媒體的報道贊譽,均讓豫劇人深感榮耀和自豪。

  從國際文化交流和傳播學意義上講,《程嬰救孤》既是河南豫劇的一朵奇葩,也是中華戲劇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它走出國門在海外演出獲得廣泛聲譽,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譜寫下粗獷蒼勁的樂章。站在人類文明發展前沿的中華豫劇人,以堅毅果敢的姿態開始了戲劇文化之旅上的“重新出發”——站在全球文化的前沿,在更高層次上轉型升級,“輸出中國文化最有價值的思想和內容,使其成為人類和諧發展的重要思想源泉”。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戲曲文化的重任,不忘初心,永遠走在創造人類最優秀的文化瑰寶的長征路上,凝心聚力,固本求新,“至善而莫止”!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河南民間藝術---皮影藝術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