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出現在國際馬拉松賽的跑道上,并在規定時間內堅持跑完全程42.195公里,對于一個近六旬的農民來說,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董居高做到了,用時“4小時28分11秒”,比大賽結束時間5小時30分提前了一個多小時。
作為一名練習長跑僅有一年時間的業余運動員,董居高早在報名時就想到會有很多國內外優秀的專業田徑運動員參賽,自己參賽不具備任何優勢,但仍堅持參賽。因為在他的心里,擁有這樣一個夢想——站到國際賽場上。“一直以來,在很多的大型國際賽事上,很少能看到咱濟源人的身影。這次的鄭開國際馬拉松賽雖然有很多外國職業田徑運動員參賽,我的水平和他們也沒法比,但我還是要報名參加,就是想展示一下咱濟源農民的精氣神,讓他們都看看咱濟源農民也能參加國際賽事。”董居高對記者說出了埋藏在心里多年的話。
董居高的夢想與他從小就喜愛體育運動有著密切的關系。上學時就當過體育委員的他,對長跑、乒乓球、羽毛球、單杠、雙杠等運動項目非常熱衷,至今仍堅持打乒乓球、跑步、登山等運動,卻很少參加比賽。
產生參加鄭開國際馬拉松賽的念頭,還得從他去年參加第六屆王屋山登山節說起。當時,他從一名登山運動員口中獲悉了鄭開國際馬拉松賽,隨后就萌發了一個念頭:準備參加鄭開國際馬拉松賽,圓自己幾十年的一個夢。
自從登山回來后,董居高就開始加緊練習長跑,備戰馬拉松賽。他常在鄭開國際馬拉松賽官網上學習長跑戰術,并逐漸掌握了一套力量、速度分配的戰術。
為了提高身體機能,董居高堅持早睡早起,每天鍛煉身體的時間平均不少于6小時,其中跑步時間通常保持在2小時左右。董居高告訴記者:“每天早上最少也要跑上10公里,最多的時候跑過30公里。”
董居高參加馬拉松賽的活動得到了大許村委會的全力支持。該村派出了一輛專車和一支由4名村民組成的啦啦隊,趕赴比賽現場為他加油助威。
參加馬拉松全程賽,是董居高首次一次性跑完40多公里。“跑到半程時,也就是21公里時最難受了。一方面體力有所下降了,另一方面看到報名半程的運動員都結束了,想到自己還有一半的路程要跑,有點猶豫了,但一想到村里對我的支持和村民對我的期盼,我就咬著牙堅持下來了。”董居高毫不掩飾跑全程時內心的感受。
目前,董居高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期盼能有更多濟源人站到國際賽事的賽場上,使外面更多的人了解、認識濟源,進一步提升濟源的知名度。【原標題:董居高跑出濟源農民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