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市姓氏情況
2013/9/29 10:21:15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根據(jù)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濟源市11個民族, 共有姓氏618個。其中李姓人口最多,共88873人,占全市總?cè)丝诘?5.46%;次為王姓,57371人, 占全市總?cè)丝诘?.99%; 再次為張姓, 占全市總?cè)丝诘?.42%;又次為趙姓,占全市總?cè)丝诘?.69%;如果加上第五大姓劉姓,上述五姓占全市總?cè)丝诘?2.89%,“李、王、張、趙遍地劉”,概括了濟源姓氏的基本情況。
濟源各姓氏按人口由多到少分段情況是,擁有萬人以上的姓氏有李、王、張、趙、劉、楊、陳、盧、郭9個大姓,人口占全市總?cè)丝诘?2.40%; 擁有千人以上,萬人以下的姓氏66個,人口占全市總?cè)丝诘?1.86%; 擁有百人以上, 千人以下的姓氏有74個, 占全市總?cè)丝诘?.86%;擁有百人以下的姓氏469個, 占全市人口的0.88%; 其中,擁有十人以下姓氏的344個, 占全市總?cè)丝诘?.17%;一人一姓的姓氏153個,占全市總?cè)丝诘?.27%。
構(gòu)成濟源民族的主體——漢族,是濟源歷史上最為悠久的民族。但現(xiàn)在居住在濟源的漢族群眾,多為明代洪武年間山西移民的后裔。元末明初,懷慶一帶由于連年戰(zhàn)爭,致使該地幾乎成為“無人之地”。鑒于中原地廣人稀,土地荒蕪,明王朝為了開發(fā)中原,采取“移民屯田”政策,多次遷山西澤、潞等地無田農(nóng)民到中原安家落戶,墾田謀生。濟源地處山西高原往中原之要沖,為山西遷往中原之民必經(jīng)之路,加之此處山青水秀,不少被遷之民到此便擇地而居,繁衍生息。根據(jù)濟源眾多家譜、墓志、祠堂碑銘記載,濟源現(xiàn)住人口中十有八九為明洪武年間自山西省洪洞縣遷來濟源的移民后裔。民間世代流傳的“我的家鄉(xiāng)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民謠也證明了這一點。張姓回族始于明末山西洪洞縣回民張有祿一家來濟源定居。袁姓回民是清初懷慶(今沁陽)袁忠美游王屋山,愛其山清水秀,民風樸實,遂率全家遷來濟源廟道南街(今下街)定居。后其子孫逐漸分居邵原、廟后、水運莊等村。清乾隆年間,河北真定府程有貴,率全家遷來濟源。其它少數(shù)民族及人數(shù)很少的姓氏,都不是濟源歷史很長的姓氏,大多數(shù)是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婚姻等因素以及外來工作干部的家屬由市外遷來的。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根在中原濟源站 20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