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濟源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濟源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王屋山被譽為“天下第一洞天”

2013/4/1 9:55:27 點擊數: 【字體:


    21號下午從洛陽乘車到了濟源市,在路旁等候車。拿不定主意到那里,趕巧有一輛去朝陽宮的車,一直到王屋山。俗話說“人是地上仙,一天不見走三千”,我覺得好似做夢居然到了“愚公移山”所在地,住在路邊一家私人旅店。店主黃義德是個年青人,原本家境很困苦,他和愛人開辦“神州大酒店”,還顧了個小伙夫。 
   
    我先到 “愚公村”轉轉,一眼就看見了老愚公挖山不止的雕像,一下就想起戰國時期的《列子》向世人講述的《愚公移山》故事。“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半個世紀前,一代偉人毛澤東親筆寫下了一篇《愚公移山》,對北山愚公不畏艱難、挖山不止、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推崇備至,號召全國人民一起來推翻三座大山,建設新中國。如今愚公精神經過億萬人民的勤勞實踐,已升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22號下小雨,我翻閱著有關王屋山的書集,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 此時我才知道王屋山被譽為“天下第一洞天”,號“小有清虛之天”,是唐代著名高道、茅山宗的第四代宗師司馬承禎在其所著的《上清天宮地府經》中,把天下名山分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這樣奠定了王屋山洞天福地地位。 
  
    司馬承禎先后多次被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召至京城。唐玄宗李隆基尊其為“全國道教首座”,并命司馬承禎在王屋山自選形勝,建觀而居。唐玄宗御書“廖陽殿”匾額,并派自己的胞妹玉真公主拜司馬承禎為師,入王屋山修道,自此道風大盛。在唐代數十年間,王屋山相繼建成了紫微宮、陽臺宮、清虛宮、十方院、靈都觀等規模宏大的道都宮觀。三里一宮、五里一殿,宮觀林立、高道云集,王屋山成為全國道教活動的中心,成為高道們修身之圣地,壇峰。

    哦!千百年來,王屋山不僅是道家人物修身、煉丹、成仙之所,還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來此尋幽探勝,陶冶情操。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韓愈先后來王屋山游歷。他們在此留連忘返,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名篇佳句。 
 
    李白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寫到:"愿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
    
    王維在《送張道士歸山》中說:"先生何處去,王屋訪茅居,別婦留丹決,驅雞入白云"。
   
    劉禹錫在《奉送家兄歸隱王屋》中寫道:"陽落天壇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見日,月靜遠聞望。云路將雞犬,丹臺有姓名。古來成道者,兄弟亦同行。"我是不信任何教的,既然中國最早的地理志《禹貢》就記載,"以其山形若王者之屋",故稱王屋也。主峰天壇山,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祭天之所,干百年來,一直被視為華夏炎黃子孫大統天下的圣地。這王屋山就是神仙居住過的地方。我是成不了仙,但要一定要到這仙境開開眼。
 
    小黃之妻熱心地幫忙借來雨衣,我便坐上小黃的摩托車冒雨進山。整座山無一游客,電纜車都不開,我還是興致勃勃地看了愚公村、不老泉.
 
    不老泉,這是王屋山著名的“靈泉”之一,千百年來,不老泉水流如注,永無枯竭,經有關部門化驗,證明水中含有豐富礦物質,經常飲用對人體有益。
   
    我看到王屋山腰的環山渠,知道它是王屋山人民的驕傲,是愚公后代搬山治水的豐碑。沿著水渠可以盤桓至山中,再順著一條小河上行,我便到達紫微宮。紫微宮
                   
    是攀登天壇峰的起點,傳說李世民叔父李道宗曾在此隱居,后來司馬承貞也在這里住過。
   
     紫微宮內有一棵很大的銀杏樹,八人才能合抱,有"七樓八拐棍"之稱,樹上掛滿了各路信奉者敬獻的幔帳。  
 
    我聽人家說千年銀杏樹也叫白果樹,為我國五大銀杏樹之一,有“中國植物活化石”之美稱。它為西漢時期所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樹高45.7米,樹圍9.45米,被當地人稱作“七摟八拐棍”。千百年來,這棵樹吸日月之精華,蘊王屋山之靈氣,自古而今,善男信女對它頂禮膜拜,試為神靈,它的果實和葉子都是很好的中藥材,果實大補、銀杏葉制成的銀杏茶對治療高血壓、冠心病、頭暈目眩都有很好的療效,銀杏葉還有一個奇妙的作用就是把它加在書里,作為書簽使用,可以防蟲柱。 
   
    上下兩進院落,位于垂珠峰腳下,依山順勢而建,紫微溪和滴水巖環抱于宮前,為二龍戲珠之風水寶地。迎恩宮創建于唐初,相傳為迎接圣駕朝拜天壇而建,宋徽宗游王屋山華蓋峰時,曾跗駐于此。現存有山門、財神殿、祖師殿、玉皇殿等。   

    人畢竟不能勝天,山頂可望而不可至,我只得下山。我依然去了朝陽宮,大門口已無人把守,正好讓我心安理得慢悠悠拍照。
    
    陽臺宮在王屋山腳下愚公村的西側,是王屋山旅游線路的起點。現存的建筑是自南而北,依山就勢,由低到高,錯落有致,氣勢恢宏,顯示出了我國古代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陽臺宮始建于唐,現存的主體建筑三清殿和玉皇閣為明正德年間重修。最為游人矚目的是三重檐閣式建筑玉皇閣,凌空欲飛的飄逸之勢,令人們嘆為觀止。
   
    陽臺宮內蒼松翠柏,郁郁蔥蔥,其中的一株七葉菩提樹,樹圍近3米,高14米,傳為唐代所留。


    主體建筑上的幾十對石刻柱子,使這座宗教圣地成為石刻藝術的殿堂;柱子上刻有翻滾的云 龍、朝風的百鳥、鬧梅的喜鵲、牧羊的蘇武;過海的八仙、戰蚩尤的黃帝等,無一不初期如生,呼之欲出。
    
    午后雨過天晴,我包了一輛車,土路很泥濘,車輛無法行駛,我只得下了車。迎面正好來了幾位中學生,車主讓那三個男孩幫我拿著行李,腳下沾滿黃泥,幾乎是走兩步就要甩掉一下鞋底泥,可謂寸步難行!真的,我當時想這愚公只不過是挖山不止,看來“愚公”后代還需把路修好。“要想富先修路”,這話一點沒錯!一直走了五里路,我才到了王屋山汽車站。剛好有輛車回到了濟源,隨后轉車去了陽城。
     
    此文雖說發表了,但是這點照片未必能顯露王屋山被譽為“天下第一洞天”的真面目,只能等我以后有機會再去時好好拍照吧!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同程旅游網 2008-09-20
0
下一條:濟源小記上一條:沒有了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