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代黑陶制作傳承人湯麗,將黑陶集觀賞、陳列、實用、收藏為一體,創作出獨具特色的“神農陶”。

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硬如瓷的“神農陶”藝術作品。

柔軟細致的泥巴,經過黑陶藝人的拉坯,神奇般地成為造型各異的藝術品。

每一件作品都要嚴格把關,精益求精。

老藝人張鴻才,七歲時就跟隨父輩學藝,61年從未間斷,幾十道工藝樣樣精通。

黑陶要在800~900攝氏度的高溫下燒制才能成型。

成型后的黑陶,要放在陰涼的窯洞里慢慢晾干。

在沁陽盆窯村,至今保存著原始的黑陶作坊,藝人們在冬暖夏涼的窯洞里制作風格各異的黑陶作品。
河南沁陽、陜西秦塬、河北館陶、山東日照是我國四大黑陶生產中心,作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沁陽黑陶,更是遠近聞名。
考古調查,沁陽市仰韶文化遺址中的陶器類型有20多種,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有著“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硬如瓷”美稱的黑陶,被譽為“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