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與鮑叔牙
春秋時期,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管仲早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和鮑叔牙到晉國南陽(今修武)一帶販牛,每次分利,管仲都要多取一些。鮑叔牙的仆人十分不滿,叔牙對他們說:“管仲并非貪利之人,只因他家比我家窮,所以我讓他多取一點養家。”管仲被人欺辱而不反抗,人們都說他膽小,叔牙則說:“管仲家有老母,怕斗毆出了意外,老母失了依靠。”后來,管仲和鮑叔牙分仕齊國公子糾和小白,最后小白(即后來的齊桓公)在國君繼承權的爭斗中勝利,鮑叔牙極力推薦管仲為上卿。為了讓管仲充分發揮才能智慧,鮑叔牙離開了齊桓公和管仲。幾年時間,齊國迅速富強起來,很快成為諸候盟主。人們都稱贊管仲的治國能力和為人,而管仲卻說:“真正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后來,人們常用“管鮑之交”或“管鮑遺風”來稱贊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