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陜西村民打井時發現碎陶人,就難有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的出土;若非焦作新時代高速人慧眼識珠,開發重修,亦難有千年古剎凈影寺的梅開二度,聲名遠揚,也不會有近客遠賓們慕名繼踵,紛至沓來,全身心領受其厚重的感悟。
從焦作影視城西翼斜插而上,一條柏油路,百轉千回,蕩開蓊郁蒼翠的溝壑峰巒,蜿蜒迤邐36公里,像綠浪中跌宕起伏的玄色纜繩,末端“墜”著煥然一新的凈影寺。
是天上掉下的巨石,將深山砸出了偌大的盆地?始建于隋朝的凈影寺就藏身于此。她是我國佛教史上釋義高祖、凈土宗創始人慧遠大師出家學法、禮佛弘法、歸骨留遺之所,是佛、道、儒三教逸士修身養性的圣地,距今已1400余年。雖經歷代數次修葺,終不抵歲月的無情剝蝕,唯存殘垣斷壁,朽木枯寺。當年,姚天恩局長帶領的焦作公路人(現凈影風景區由姚天恩董事長帶領的新時代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管理)站得高,看得遠,主動請纓,自愿擔當,漸次撩開她神秘的面紗,以返璞歸真的自然漢唐古風山水園林和凈心養生的古寺文化為主題,挖掘深厚積淀,傾心傳承發展,全力打造精品,在保留舊寺遺址的同時,融資恢復擴建,“小家碧玉”出落成“名門閨秀”,招引八方游客慕名前來觀光拜謁。駐足遠觀,那飛檐斗拱、鱗次櫛比的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鐘鼓樓、僧舍和方丈室等殿宇寮舍,錯落有致,巍峨壯觀,氣勢恢弘,奪人眼目;入寺則見雕梁畫棟,鏤金描銀,神佛畢現,栩栩如生,莊嚴肅穆,美不勝收,令人嘆為觀止。而最能撼動人心的則是凝結于佛寺圣地中雄渾、厚重、恢弘的仙風靈氣——凈與靜。
古“凈”與“靜”字通假,凈影寺也作靜影寺,其靜,確也名副其實。清晨,幽谷靜極,似能聽到露珠滑動、草木拔節和蚰蜒爬動的細聲,百米外,一根銀針落地,分明“丁零”作響;中午,游人比肩,氣氛雖顯出熱烈,但“靜”的主題卻依然堅挺。這里,沒有車馬的喧囂、市廛的擾攘;沒有功名的糾葛、利益的紛爭;沒有職級的攀比、交椅的爭奪;沒有情場的撕拽、賭場的格斗;沒有投機暗算、落井下石;沒有歹徒蒙面、刀客劫殺……只有靜謐的殿堂,檢閱著游客靜靜的腳步、靜穆的神情和靜默的焚拜,時有檐鈴叮當作響,襯得古寺更幽靜;夜晚,星月無聲,古寺入夢,只有蛙鳴、蟲呤和夜鳥冷不丁地啼叫,聲聲喚出夜的沉靜與寺的幽靜……好一片幽幽靜土!目下,一些人,心像長草,既不凈,也不靜,浮躁有余,沉穩不足,坐不住腚,伏不下身,吃不了苦,干不得事,總想蜻蜓點水、膚皮蹭癢玩個秀,便喜獲大功,且這山望見那山高,吃著碗里,看著鍋里,惦記著圈里囤里,到頭來,兩手空空,生存都成問題。凈影寺曾被隋帝移建長安,終因“水土不服”,毀于戰亂,了無遺存。而深山凈影寺靜心隱居,善守本土,得以千年留存,重煥生機,正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有力揭示。靜能生慧,唯認清自己,擺正位置,固守本分,恪盡職守,平安順遂,頤養天年,乃人生大慧。而去浮躁,靜方寸,健全人格,完善性靈,還請躬身凈影寺,靜靜感悟這部雄厚的大書,以靜心田,潔六根,祛頑疾,健陽氣,做好人,干善事,獲取圓滿的人生。
最后,特向焦作新時代高速人表示敬仰、敬佩和敬意,感謝他們恢復重修了可資感悟人生、凈化性靈的凈影寺和凈影寺的凈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