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硯臺和調色盤的邂逅,自此與畫結緣;幼時便酷愛繪畫,其父的嚴厲阻止,依舊阻擋不了其手執畫筆恣意揮灑的執著,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陋室房前,到處都是其入神繪畫的身影;及后尤其鐘情國畫山水,覽遍眾山,尤愛太行;他,就是王志民,一個踏上藝術道路50余載,不張揚,不媚俗,不嘩眾取寵,攜豪情伴墨香,用博學精神向一個個新的藝術目標行進的中國山水畫家。
王志民,又名王喜民,字凌之。
王志民對于大自然有一種無限的熱愛,他對每年至少兩次的外出寫生早已習以為常。明清時期極富創造性的畫家石濤,由于飽覽名山大川,“搜盡奇峰打草稿”,形成了自己蒼郁恣肆的獨特風格。王志民師古人付諸了切身實踐。他不厭其煩地在山川原野里跨越和駐足,在真山真水里體味把景轉變為畫的構思,在經年累月的實踐中不斷地調整和提升對中國畫的認識與交流,將筆墨與天地精神相融合,以求達到傳山之氣,得川之韻。
國畫是中國的國粹,創作技法講求傳承與創新。王志民1992年考入中州大學美術系,潛心研讀美術理論知識,較為系統地學習了美術技法理論知識,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但他仍不滿足,又先后進修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幾年的學習深造使這名踏實勤勉的畫家發生了量與質的改變。據著名書法家周濟人評論他作畫的精神和他創作出的作品時說:“他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對畫理深研,到了如癡如醉的程度。正因為如此,所以他的山水畫作,能在局部或整體上抓住人心,使你不得不再三研讀、欣賞。有的是層層疊疊、郁郁蔥蔥;有的是渾厚華滋、氣勢淋漓;有的是簡約蕭疏、茂密幽深。各具特色,各顯其妙。”
王志民的努力也換來老師們的認可,在中國國家畫院張志民工作室以及在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王乘工作室進修期間,都得到老師的好評。之后,王志民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魏廣君山水工作室,成為專職畫家。
他醉心于太行山水畫的創作,大部分作品均取材于太行山。王志民坦言,我畫過秀美動人的桂林,畫過浩大無垠的三峽;登過泰山,爬過華山,轉了一圈發現尤愛太行山,我較喜歡太行的雄壯、巍峨,也樂于表現山體的雄渾與厚重。著名國畫家魏廣君先生在論及王志民的山水畫時,評其“山水畫是在寫實基礎上的寫意山水。但中國山水不能‘看山是山’一樣的寫實描摹,中國山水畫是心性與情理交融的一種書寫,王志民的山水吸收南北,正在努力于具象與抽象、再現與表現之間,尋找一個和諧的連接點,這恰是他雄渾、求索的精神個性的抒發和彰顯。”縱觀王志民一路走來的每一個腳印,他先是出于興趣萌芽的自學,再是師于優于自己的老師,同時向生活、向大自然學習,然后是進入專業院校的研習,實可謂愛學、勤勉、善鉆研的畫畫人。
“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丹青’也。”興趣是使人進步的強大推動力,王志民寄情山水,寓情于山水,用筆耕不輟的墨香在藝術的殿堂里自在徜徉,也為世人帶來了美的視覺享受。
了解更多王志民中國山水畫信息請點此鏈接:m.fa5f.com/space/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