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花井街
開封市區北部,東華門街、東明街、無梁廟街東面還有一條與之并行的南北走向街道,不過它是一分為四,最南邊一段叫磨盤街,其次為三元街和東明街并行的一段叫花井街,最北一段為無量庵街。
花井街一段南起西棚板街西口,北至北道門西街西口,長200余米,街西側接馬府坑街和北太平街。 相傳,北宋時曾有一馬姓官員在此居住,他家的花園中有一眼澆花用的水井,名曰花井,后形成街道就叫做花井街了。
北宋在開封建都160多年,歷經九帝,既不曉得這馬姓官員名諱,又不知其何時任何官職,要想查到他究竟是誰?自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不過從這個問題上倒可以看出開封人對“井”的重視。
截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封有了自來水之前,歷朝歷代開封人都飲用井水,所以開封人歷來對井有深厚的感情。表現在街名上,開封就有不少以井名代街名的街道,花井街只是其中一例,其他如雙井街、老井沿街、三眼井街等都是膾炙人口、人人都熟知的街道。
據住在花井街及附近幾條街上的老住戶講,他們和他們的長輩過去都吃這眼井里的水,水質甘甜。上世紀70年代自來水普遍安裝以后,這口井才被封了。
花井街中間路西原來有一個不算小的廣場,那時候來這里挑水、推水、拉水的人很多,廣場小了就擱不下那么多人和車了,現在廣場的南、西、北三面都蓋起了房屋、院落(門牌12~15號),廣場自然小了。但原來的花井仍在廣場的中心,石井口仍在,只是井口已被壓上大石頭,廢棄不用了。坐在井口旁房檐前的一位上了年紀的婦女說:“人用不著再擔水、推水了,井已被填實了。”我說:“井口封住就行了,一眼宋井,何必非要填實呢?”
從照片上看,左側那棟白色兩層樓房與灰色兩層樓房山墻中間,就是今天已經不大的小廣場,花井就在廣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