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佛寺街
今天開封最繁華的步行商業街——馬道街,宋代時在大相國寺的范圍之內,而今天馬道街東側中間向東的那條東西走向,長不足百米的小街是宋代慧林禪院舊址,因禪院大殿內供的是一尊大鐵佛,故老百姓就叫它“鐵佛寺”。一直到今天人們仍叫它鐵佛寺街,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宋神宗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大相國寺增建兩廊,又立八院:“東曰寶嚴、寶梵、寶覺、慧林;西曰定慈、廣慈、普慈、智海”。(見《祥符縣志》卷十三·祠祀)這東西八院都歸屬于相國寺的下院,慧林禪院就在寺東距離相國寺不遠的地方,俗稱鐵佛寺。宋代的鐵佛寺——慧林禪院,明末時河患廟廢,故當時它規模多大、什么模樣已不可考。清代時在舊址復建,即今鐵佛寺街路北,截止到民國時期尚存有一座大殿及五間東配殿。大殿高約7米,雄偉壯觀,內供鐵佛一尊,佛高6米,佛頭幾近殿頂;鐵佛兩側,還有多尊一尺多高的銅佛。因長期無人管理,鐵佛已經傾斜,上世紀20年代馮玉祥督豫時,破除迷信、廢廟逐僧,鐵佛被毀,殿房充作公用。當時的刑警隊、消防隊都在這里住過,開封淪陷期間,日偽曾在這里重招和尚,恢復香火,但僅曇花一現,日本投降后,廟、佛再次被毀,廟址被國際服裝廠占用。開封第二次解放后,河南省電影公司、河南省歌舞團均曾在此安置,20世紀80年代時,原鐵佛寺大殿舊址處仍是國際服裝廠,東配殿處是鐵佛寺旅社。
在鐵佛寺街千余年的歷史中,僅1935年至1945年的十年間曾改名為新治街。但老百姓很少有人知道,雖佛毀廟空,鐵佛寺的名字卻一直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