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有孝子,養兒防老李紅定”,這是漯河市郾城區新店鎮閆李村村民相互傳頌的一句話。8月19日,大河網記者來到李紅定家采訪時,正趕上他為患病的父親做理療,并照料剛做完手術在家養病的妻子。
照顧患病的父母 八年如一日
2005年,李紅定的父親患上強直性脊椎炎,脊柱嚴重彎曲變形,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母親也因高血壓突發摔倒致偏癱臥床不起,作為長子的李紅定毫不猶豫地挑起了家中的重擔,伺候年邁的父母,照顧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
李紅定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為母親洗臉擦身、換洗衣服,中午為父母做飯、喂飯,晚上還要為父母洗腳、翻身、按摩,讓父母每天都干干凈凈、舒舒暢暢的。“久病成醫,按摩、針灸、理療、打針我現在都學會了。”李紅定說。
父母患病的8年時間里,李紅定跑遍漯河市區的各大醫院,請教專家,為父母四處求醫問藥,自己省吃儉用為弟弟、妹妹操辦婚事。在母親臨終前,醫生告訴他,母親的病治愈希望很渺茫,讓他放棄,但他告訴醫生:“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就要盡到長子的全部責任,哪怕傾家蕩產。”父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為了不再增加兒子的負擔,他執意不吃不喝,要與老伴同行。
父親眼里的孝順兒子
母親過世后,他怕父親寂寞、孤單,專門買來收音機、電視機放在父親的床邊,并經常和妻子、兒子一起坐在父親身邊陪他聊天、嘮家常,推著輪椅陪他曬太陽。父親逢人便夸:“俺紅定不容易呀,這個家全靠他呀,我是個有福氣的人。”
今年2月份,母親過世后,本想輕松些的李紅定,又趕上妻子患病,前幾天剛做完闌尾炎手術,現在還在家養病。“妻子要是病倒了,我們這個家就徹底完了,現在她可是家里的頂梁柱。好在這是個小手術,過幾天妻子就能下床走路了。”李紅定說。
由于常年照顧患病的父母,自己現在也落了一身病。李紅定說,他也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已好幾年了,這個病不能長時間站,也不能長時間坐。走路時腰直不起來,脖子扭動都不方便,現在自己每天都得吃藥。但只要父親好好活著,自己累些也是快樂的。
妻子眼里的稱職丈夫
“伺候老人是應該的,養兒就是為防老。孝心是一種美德,也是為下一輩做個榜樣。受他爸的感染,兩個孩子從小就懂事,只要一回到家,就會幫家人照看老人。”李紅定的妻子告訴記者。
李紅定夫妻間從沒生過氣,家里的大小事都商量著來。妻子常年在村子周邊的建筑工地打工,洗衣、做飯、照顧老人,全都是李紅定一個人干。在妻子眼里,他是個稱職的丈夫,會體貼人的丈夫。
村民眼里的熱心人
村里有人經常勸李紅定說,你太累了,讓你弟弟妹妹回來給你分擔點,你也歇歇。但李紅定堅決不同意輪流伺候父親。“父母把我拉扯大不容易,盡點孝是應該的,我一個人就行。”他時常在電話中告訴弟弟妹妹,家里有他就行了,讓他們安心在外面掙錢,不要牽掛家里。
“李紅定的口碑好,周邊十里八村提起來沒有人不知道的。他不僅孝順,人還活道(腦子活,有主見)。村里的男人大都外出打工了,誰家有個啥事,需幫忙修個電、換煤氣了,只要打個招呼,他都會熱心幫助。”幾位村民說。
記者手記
作為家里唯一的頂梁柱,維系這個家庭實屬不易,需要付出常人幾倍的艱辛,但李紅定以一顆善良感恩的心,一份孝親敬老的愛,一份關愛兄妹的情,詮釋了為人子女、為人兄長的價值,詮釋了大孝無言,大愛無聲的真諦。今年六月份,李紅定被評為漯河市“十佳”市民。記者 田明杰【原標題:漯河孝子八年如一日照料患病父母 自己落下一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