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漯河 >> 漯河工藝 >> 收藏與交流 >> 瀏覽漯河

“唐卡”農民畫能賣到10萬元

2013/4/9 12:08:04 點擊數: 【字體:

 過門箋、窗花、木刻年畫……這些帶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展示品齊聚一堂,出現在首屆日照文化產業博覽會上。其中在民俗文化廳,一個村居里面就囊括了很多日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展區內,一幅農民畫的衍生品,市場價達到10萬元。

一間“農屋”

囊括許多“非遺”

日照群眾藝術館民俗文化展廳以日照農村民居的形式,展示了日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封建社會束縛女性的典型代表“三寸金蓮”、大戶人家用的盛放木炭的熨斗、小孩玩具泥老虎、泥哨……


    “過門箋”又被稱為“過門錢”,是一種春節期間張貼在門楣上的剪紙藝術。據了解,這是日照市唯一一個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

    五顏六色的“過門箋”貼法有講究,按照“頭紅二綠黃中央水紅在后紫色最后”的順序貼,取“五彩斑斕”之意。“以前過年有錢人家張燈結彩,老百姓置辦不起,就想辦法用彩紙裝飾家增添節日的喜慶感。”展區的工作人員細致地講解相關歷史文化。

    現場表演手工雕刻過門箋的師傅叫史龍江,他是日照莒縣的剪紙藝術家。三十多把刻刀擺放在一邊,或長或短,滿足不同圖案的需求。在刻“過門箋”時候,史龍江換刻刀的頻率很快。“手工制作同機器制作的最大區別是,每一付過門箋都是制作師傅智慧的結晶,而機器批量生產就顯得刻板。”

    民間優秀文化面臨著“傳承”的難題,據介紹,現在整個社會已經開始重視文化發展,尤其是日照首屆文博會為本地這些特色文化提供了被人認識的平臺,這對于日照民間文化的傳承來說是個好事。

    西藏傳統技藝

    融入日照農民畫

    一幅1.6米長寬的“金鑲玉”農民畫市場價高達10萬元,這是日照山海天旅游渡假區展區展示的一幅農民畫衍生品——“盼”。

    據現場制作的師傅劉嫻介紹說:“它的制作原料全部來自于西藏,染料是西藏產的天然礦石,比如綠色的是綠松石,白色的是玉石,構圖使用的是純金銀的絲線。”

    提出制作“金鑲玉”農民畫的是日照市農民畫繡的創始人趙家樂先生。據他介紹,金鑲玉農民畫是他打造的農民畫高端收藏品。他的靈感來自于西藏唐卡的制作,唐卡跟農民畫有個共同點是顏色十分艷麗。所以趙家樂大膽引進了唐卡技術,將日照農民畫打入高端市場。

    趙家樂通過將原始的農民畫制造成裝飾畫、家居飾品、以及手工畫繡和金鑲玉,緊跟著市場需求,使文化與產業相結合,將民間文化通過創意改良被現代人接受,實現經濟收入的同時,也傳承了文化。【原標題:“唐卡”農民畫能賣到10萬元】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齊魯晚報 2012年09月25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