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上,繽紛的洛陽在“綻放”(2)
2014/6/19 11:32:3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B
看完了部分“洛陽造”工業產品,不得不說說將在世博會上亮相、展示洛陽地域文化的特色產品了。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洛陽牡丹作為重要的禮儀用花綻放,成為洛陽人的驕傲。如今,這種驕傲又延伸到上海世博會上。
世博會自然少不了牡丹的芳姿。在中國館周圍的綠化帶內,我們欣喜地發現,有約200平方米的區域,種植有牡丹和芍藥;在館內不少接待場所,也用牡丹盆花進行裝飾。而這些牡丹,全部是由洛陽神州牡丹園負責提供的。
該園負責人付正林介紹,早在今年春節前,他們就與上海植物園聯合設立了世博牡丹基地。今年3月,按照世博組委會要求,開始組織生產,于本月中旬通過專家組評定審核。4月22日,首批600盆牡丹裝車,隨后又有兩批抵滬,合計1300盆。
“今年氣溫偏低,許多時令花并沒及時開。通過技術處理,牡丹能夠反季節盛開,盆花、切花可以滿足各方面接待的需要。”付正林說,“今后我們將根據需要,隨時提供各種用花,可以保證在世博會期間牡丹隨時盛開。”
看來,想要近距離欣賞世博牡丹,也不用擔心錯過時間。
步入世博會河南館,巨大的建筑分上中下三層。中部構成全開放的坡面空間,為展館主體。場館的宏大主題墻,就是由洛陽師范學院壁畫工藝研究室主任郭愛和設計的。
2月24日,郭愛和為河南館設計的大型三彩壁畫《國之中 城之源》方案獲得通過。3月1日開始制作,到3月底,這件長26米、高3.2米的巨幅作品完工,成為中國館中最大的工藝品。
三彩是洛陽的一個城市符號。郭愛和說,通過三彩文化,可以充分展現中原厚重文化,將河南的歷史和未來通過白描、寫意、油畫等體現出來。
我們看到,諸多洛陽符號、文化元素,被巧妙應用于這幅壁畫中:盧舍那大佛自然在其中,采用印象手法展示;國色牡丹在傲然綻放;“河圖”與“洛書”圖案依然神秘;孟津黃河岸邊的石辟邪昂首挺胸;洛陽博物館新館,昭示著河洛大地正在走向新時代……
別具地域特色的洛陽小吃,自然會勾引出食客的食欲。在世博會試運行期間,包括燙面角在內的洛陽小吃十分暢銷,據說僅燙面角一個攤位第一天就賣出了8000多元。
此外,洛陽工藝品將在河南館內展銷,洛陽唐三彩、澄泥硯、天子駕六模型、牡丹畫、麥秸畫……凡此種種,琳瑯滿目,總有一種會讓人心動。在館內大型LED顯示屏播放的宣傳片中,龍門石窟、牡丹、白馬寺等洛陽元素,也不時以多媒體形態出現。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述。
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期待,洛陽定能在世博會的舞臺上奏響華彩樂章,讓來自全世界的人們認知這座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作者:李松戰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日報(201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