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夫+半個“護理顧問”
6日,記者來到門診部,見到了這位“好人”。起初,毋劍梅并不愿意接受采訪,今年58歲的她一向低調,目前是洛陽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兒科主任醫師。經協商,毋劍梅同意接受采訪,但要先把掛上號的患者看完。
“大夫,你快給看看,孩子一吃飯就吐。”洛陽市民潘女士帶著1歲半的兒子焦急地走進門診室,毋劍梅一邊詢問患兒情況,一邊做檢查,隨后,她開出一張藥方,有3種藥,共1.62元。
除了常規檢查、詢問,毋劍梅還不停與家長交流,事事叮囑,主任醫師成了半個“護理顧問”。
“1元處方”,有患者歡迎,有患者“不放心”
一個處方3種藥,總金額1.26元,在給近10名患者開出的處方中,不乏這樣低價位的方子。潘女士告訴記者,她最早來給孩子看病時,毋主任給開的藥,原以為是400元,辨認以后發現竟然是4毛錢。“當時非常驚訝,這也太便宜了!”
“‘小處方’并不是所有患者一開始都歡迎。”毋劍梅說,有些家長覺得這個大夫開便宜藥、實誠;但有些家長主動要求開“好藥”,對1塊多錢的藥“不放心”。不過,這些曾經對“小處方”抱有懷疑態度的患者找毋劍梅看過第一次病后,就總愛找她,因為她開的藥不僅價格實惠,還管用。
毋劍梅開藥優先選擇國家基本藥物,比方說其中有一種藥1分錢一片,但能夠止咳平喘、強心利尿,效果很好,為什么不用?“一毛錢能看好的病絕不用一塊錢,但一毛錢看不好的病也得用一塊錢。”
在該院坐診醫師使用處方金額統計表中,毋劍梅平均單張處方只有16元,是全院處方金額最低的醫師。
為數十萬患兒看病,沒收過一個紅包
毋劍梅門診室放著一個記錄本,每本100頁,每頁19欄,一個患者記一欄,這樣的本子,她一個多月就要記滿一本,也就是1900名患兒。按照從醫34年計算,經她手治療過的患兒已有數十萬人。
在這樣龐大的就診人群中,毋劍梅從來沒有收過任何一個患者的紅包,她說,工資足夠自己吃好、喝好,根本沒有必要拿“昧心錢”。“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要么不當醫生,當了醫生就不會想著掙錢。”【原標題:洛陽“1元處方”醫生登上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