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景教形成于公元4世紀下半葉至5世紀上半葉的東羅馬帝國,是唐代傳入中國的基督教之聶斯脫利派,被視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基督教派,唐貞觀九年(635年)傳入中國后自稱景教。
有關專家指出,龍門石窟這處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征的景教遺跡,為東都景教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更為直接的考古學證據。其對研究當時中西文化交流、景教在唐代中國的傳播、景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的融合以及當時景教信徒的社會習俗等,彌足珍貴。
同時,這一發現也為探討洛陽與絲綢之路的關系及洛陽在絲綢之路上的地位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對洛陽市即將迎接的絲綢之路申遺“大考”,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原標題:洛陽絲綢之路申遺再添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