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治水與他的牡丹“國花夢”
爭評國花紀念幣
《慈禧壽辰紀念》紀念郵票之一,繪有牡丹圖案。
《慈禧壽辰紀念》部分紀念郵票
1999年昆明世園會國花冊
第四次聯合國婦女大會卡樣之一
香港回歸紀念章
新華網河南頻道4月22日訊 大河網報道:每到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節,“國花之爭”這個話題總被熱議。雖然牡丹能否當選國花還未知,但這并不影響洛陽民間收藏家為牡丹爭取國花而搜集“力證”。昨日,記者來到洛陽牡丹收藏家付治水家中,通過《慈禧壽辰紀念》郵票、19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國花金卡等珍貴藏品,探尋牡丹之美。據付治水介紹,從1998年至今,他為牡丹當選國花贊了大量“力證”,相關的郵票、紀念幣200多件,電話卡100多張。
【曾經】
唐詩詠牡丹為“國色”清朝定其為國花
“牡丹自古就以花大、瓣多、香濃、態美而著稱,花神、花魁、花冠等頭銜使得牡丹位于百花之首,牡丹是洛陽的一張名片,同時也與傳統文化密切相關。”付治水說。
“從隋朝開始,牡丹得以迅速發展,曾被隋帝冠以‘國姓’。”付治水說,相傳,隋煬帝楊廣酷愛賞花,游園看到牡丹后,將其改名為“隋朝花”。據史料記載,隋煬帝曾在洛陽劃地二百里為西苑,詔天下進花卉,易州進牡丹二十箱,開辟了牡丹進入皇家園林的先河。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夸天下無雙絕,獨立人間第一香。”付治水介紹說,使牡丹真正被稱之“花中之王”,名揚四海,當首推唐朝末年至五代初期的文學家皮日休的《牡丹》;此外,唐代著名詩人李正封做《牡丹詩》,留下“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千古絕唱,從此,牡丹被冠以“國色”的稱謂。
不過,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式將牡丹確立為國花的朝代是清朝。付治水介紹說,清太后慈禧不僅愛賞牡丹,也愛畫牡丹,至今仍有其牡丹畫作流傳于世。尤其是慈禧60大壽時,中國海關為其發行《慈禧壽辰紀念》紀念郵票,俗稱萬壽郵票,全套9枚其中3枚帶有牡丹圖案。隨后,記者在付治水的藏品中見到了這套郵票,上面繪制有龍紋、牡丹等圖案,有“大清國郵政局”、“CHINA”等字樣。“這套郵票非常珍貴,是目前我藏品中最‘年長’的郵票。”付治水說。
此外,牡丹為國花,還曾在辭書、詞典中出現過。中華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十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辭源》,其“國花”條目解釋為:“國花,一國特著之花,可以代表其國性者。我國向以牡丹為國花”。
【如今重大事件紀念郵票、錢幣,常有牡丹“身影”】
1.1999年昆明世園會國花冊2.第四次聯合國婦女大會卡樣之一3.香港回歸紀念章
1
彌補國花“缺憾”,牡丹多次“替身”
“如同國旗、國歌、國徽一樣,國花也是一個國家的象征。”付治水說,按照國際慣例,舉辦重大國際展會活動,承辦國一般都要展示國花。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曾多次承辦重大國際活動,為彌補我國未正式確立國花的“缺憾”,園藝界將牡丹暫定為國花。
隨即,付治水向記者展示了這樣的藏品,如1999昆明世界園博會,組委會推出36個參展國國花紀念冊,其中中國國花以牡丹替代;2008北京奧運會推出的鍍金紀念章、2010上海世博會紀念章和2011西安世園會紀念章等,都有牡丹的“身影”。
2
“出使”國外,牡丹“見證”歷史
牡丹作為一種花卉,不但得到國人的推崇和肯定,也受到國外的普遍喜愛和認同。在付治水的收藏中,記者還看到了不少國外發行的紀念品,其中也出現了牡丹。
“日本人稱牡丹為‘唐獅子’,意指中國花。”付治水介紹說,其發行《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紀念郵票中,代表日本的花朵是櫻花,而代表中國的花朵則出現了牡丹;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10周年》紀念郵票中,則出現了“國寶”大熊貓與牡丹的形象。
此外,新加坡慶新中建交20周年發行的紀念封,將中國國旗與新加坡國旗相映,其國花卓錦·萬代蘭相對應的也是牡丹。
3
重大時刻,牡丹“銘記”
除了重大活動發行的紀念章外,付治水還有一套珍貴的藏品,是《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電話磁卡卡樣,存世僅一套。這套僅存的卡樣,是經全國收藏家協會磁卡部同仁協調后,轉給付治水收藏的。這套磁卡有4張,每張上面都有一株不同顏色的牡丹,非常漂亮。
此外,付治水還收藏了大量重大會議、重大事件而發行的紀念郵票、紀念幣。紀念郵票包括一屆人大紀念、政協成立60周年紀念、北京申奧成功紀念、香港回歸紀念等,紀念幣則包括建國40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建黨90周年、中國電影百年等,上面都有牡丹圖案。
除郵票、錢幣外,牡丹也經常出現在重大活動中,比如中華世紀壇中心廣場放置的“中華世紀鐘”,鐘身雕刻兩條巨龍代表長江和黃河,底部雕刻萬里長城,而頂部則雕刻56朵牡丹花,代表祖國56個民族。
【心聲】
希望自己的收藏,能為牡丹當選國花做貢獻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出于種種原因,我國國花之位依然空缺。”付治水說,其中,1994年,經過全國范圍內的討論和評選,中國花協最終確定,“牡丹為中國國花,蘭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為中國四季名花”,又因一些原因,最終未能正式立法。
“確定國的是一件大事,不能草率。”付治水說,作為一名普通市民,他喜愛牡丹,癡迷牡丹文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不斷地收集各種牡丹藏品,為牡丹當選國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積攢更多的“力證”。
據付治水介紹,從1998年至今,他收藏能為牡丹爭取國花提供“證據”的相關郵票、紀念幣200多件,電話卡100多張,在這些藏品中,牡丹圖案的高頻率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蘊含了其在花卉界的地位。此外,酒瓶、煙盒、火柴盒等直接將牡丹冠以“國花”的也有許多,雖然不夠“權威”,但代表了民間對牡丹的肯定。治水表示,如果有需要的一天,他希望自己多年的收藏能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