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饒有風趣繞口令

2013/12/7 16:29:50 點擊數: 【字體:

    繞口令屬于一種語言游戲。好的繞口令讀起來節奏起伏,饒有風趣,能起到訓練小孩發音清晰、口齒伶俐的作用。

    繞口令常用雙聲、疊詞或發音相近的詞語,來描述某一現象或某一事物。由于內容上具有詩意,形式上反復、重疊、纏繞,繞口令讀起來富于曲折感和趣味感。漢語的雙聲、疊韻容易混淆,語音欠清晰的人說起來難以區別,于是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創造出多種多樣的繞口令,對小孩子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比如《鵝過河》:“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臥著一只鵝,坡下流著一條河。哥哥說:寬寬的河;弟弟說:白白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其語體頗似兒歌,但除了通俗淺顯,抑揚頓挫,還具有一定的詩意,它能訓練孩子們分清“鵝”“河”兩個近音字。

    難一點的繞口令,讀起來就相當拗口了。比方《扁擔和板凳》:“扁擔要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扁擔綁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你說最后扁擔到底綁沒綁在板凳上?”要說得快而不出錯,就有一定的難度。小孩學著說,口齒本來清晰的會變得表達更加流利,口齒不夠清晰的也會有所長進。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人們把繞口令又稱之為口吃令,意思它是用來解決口吃問題的。

    繞口令對克服方言、學習普通話也有幫助。比方說,在南方口音中,分不清“四”與“十”兩個音。所以,人們經常看到,市場上南音重的人,只好借助手指演示,來輔助說明“四十四”這個數字。《師父和弟子》這段繞口令,就針對區分“si”與“shi”這兩個音來安排語句:“山里有個寺,山外有個市,弟子三十三,師父四十四。三十三的弟子在寺里練寫字,四十四的師父到市里去辦事。三十三的弟子用了四十四小時,四十四的師父走了三十三里地。走了三十三里地就辦了四十四件事,用了四十四小時才寫了三十三個字。”讀到這里,即便大人,也會忍俊不禁。可見,繞口令中還潛藏了一種調侃、詼諧、幽默的功能,可以為生活帶來笑聲。任遂虎(原標題:饒有風趣繞口令)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3-12-06)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