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揭秘30年前端午節盛況:賽龍舟 吃龍船飯

2014/6/3 10:04:59 點擊數: 【字體:

 
揭秘30年前端午節盛況:賽龍舟 吃龍船飯
 
揭秘30年前端午節盛況:賽龍舟 吃龍船飯

  “凼凼轉,菊花圓,炒米餅,糯米團,阿媽叫我睇龍船”,廣州人對此都耳熟能詳。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但最為盛大的活動,就是睇龍船。

  在江南、華南一帶,每年“端午節”前后一個月內的一次較大降水過程,被稱為“龍舟水”。廣州人不管什么事情,都很講“意頭”,每每此時,本地人會帶著自家的小孩走到江邊,讓孩子小手小腳都“浸浸”龍舟水,龍舟水有辟邪的作用,“洗洗”龍舟水能夠使小孩子身體健康,快高長大。賽龍舟,廣州人稱“扒龍船”,過去多為郊區農民為之。

  這里介紹的是中國攝影家協會廣東分會理事,廣東藝術攝影學會常務副主席、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名譽院士楊對榮先生的作品,幾十年來,他在廣州海珠區田野河畔穿行,攝下大批充滿鄉土氣息的農民生活圖景,端午節賽龍舟就是他的題材之一。

  1) 龍舟競渡在廣州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辦端午賽龍舟的活動。古時廣州是“舟大人多”,屈大均當年所形容:“舟龍長十余丈,高六七尺,龍須去水二尺,龍額與項坐六七人。”如今知道龍舟競渡,人們一早騎車到江邊。未見龍舟,先見車龍。

  2) 不止陸路,水上的觀眾大軍也蜂擁而來。這是打倒“四人幫”后第一次舉辦龍舟賽,侖頭的群眾劃船前往賽地觀看。

  3) 這批空中觀眾當然是“欲窮千里目”了,難怪有人賦詩一首:“河段搭擂臺,龍舟爭霸來。村民占好位,童子爬梢外”。

  4) 鑼鼓喧天,樂曲震耳,龍舟競渡開始。附近農村的農民都密密麻麻聚在岸上,為龍舟出色表演鼓勁,廣東劃龍舟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劃龍船,叫做“趁景”。兄弟村、老表村的近百條龍船從四面八方聚到一起聯絡感情,不排名次,從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幾乎天天有“景”——初一珠村景,初二海珠大塘景,初三車陂景,初四廟頭景,初五石牌、獵德景……這已是廣州傳承多年的習俗。

  5) 氣勢磅礴的龍舟大賽,寬廣的場面響起《賽龍奪錦》的樂曲聲。《賽龍奪錦》,又叫《龍舟競渡》,廣東音樂名家何柳堂的代表作。開頭以嗩吶吹出號召性的引子,逐漸活躍,表現龍舟競發,生氣勃勃的景象。加進的打擊樂,刻畫了龍舟在水上前進的形象,猶如龍舟你追我趕,表現了龍舟在碧波上自由蕩漾,令人心怡。

  6) 龍船飯是初四晚龍舟大賽前招待橈手的。龍船在出水打整之后,初三初四到各地游大比試;并到關系較好的鄰村去拜訪,主家村寨必以禮相迎,放鞭炮、敲鑼打鼓,中午則以“龍橋餅”(類似核桃酥)招待客人,晚餐則以燒豬肉、雞等宴請客人,互祝大賽成功。初五大賽之后,初七初八便到市郊黃竹岐去拜龍母,五月初八是龍母誕,故廣州俗諺云:“正月生菜會,五月龍母誕”。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羊城晚報(2014-06-03)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