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下文簡稱“全國科技名詞委”)、光明網、方正電子公司三方共同推動的化學元素112號鎶(gē)、114號鈇(fū)、116號鉝(lì)等新元素用字正式問世。用戶只需安裝“方正宋體 S-超大字符集”字體及相應的輸入法,即可便捷地拼寫出這幾個字,將來新元素用字有望普及到漢字詞庫中。
今年6月,全國科技名詞委聯合光明網發布試用了首批科技新詞,并建立了科技新詞詞庫,但令人遺憾的是,化學元素112號、114號、116號當時仍是字庫未收錄的“生僻字”,這給科技新詞的推廣和使用帶來諸多不便。經過光明網的大力推動,方正集團與全國科技名詞委決定開展合作,從而促成“鎶”“鈇”“鉝”等新詞進入方正排版字庫和方正輸入法,使得這些新詞能夠順利進入報紙、書本、屏幕,以便媒體報道和公眾使用。
7月中旬,方正電子公司字庫業務團隊開始進行“補字”工作,對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第101號至112號以及114號、116號新元素的漢字制作計算機字體,將這些漢字收錄進“方正宋體 S-超大字符集”,并提供相應的輸入法。從討論方案到進入字庫,“補字”工作用時兩周左右。據方正電子公司字庫業務部總經理張建國介紹,“討論方案主要是確定增補到哪些字庫和補字編碼,然后開始制作、審核漢字以及組織字庫、測試等工作。”
全國科技名詞委副主任劉青認為,這幾種元素的中、英文正式定名均在2010年之后,屬于新發現的元素,代表了科技新詞中很重要的一類。同時,它們是基礎研究領域的重大發現,具有比較特殊的意義。新元素定名的一條重要原則是盡量選用曾經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過的古字,不造新字,故新元素用字一般采用以形聲字為主體的簡化字。此外,新元素用字在選用前還會聽取語言文字界專家的意見,并征得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同意后發布。
劉青表示,全國科技名詞委是代表國家審定公布科學技術名詞的權威部門。“一方面,科技界嚴格遵守我國的語言文字基本政策,不在科技領域隨意造字;另一方面,也要服務科學研究的實際,對于某些專門用字,考慮提供必要的用字服務,以方便科技知識的傳承。”
作為中國最早從事中文字庫開發的專業廠商,此次新元素用字的制作是方正電子公司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實例。張建國表示,方正電子始終以促進漢字文明在計算機時代的傳承為己任,此次為新元素漢字制作計算機字體,推動了科技名詞專門用字的規范化;同時,新元素的普及和推廣對于推動相關科研工作以及社會科技進步也會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