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評論:古詩是中華民族的基因

2014/9/24 16:17:34 點擊數: 【字體:

  近日,上海市小學一年級語文新版課本中古詩集體“退役”——刪除了舊版本中《畫》《草》《登鸛雀樓》等全部8首古詩。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京的新版課本卻增加了比重,并表示明年9月起北京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古典詩詞將由現在的6~8篇增加到22篇。同是古典詩詞,同是小學課本,命運卻如此迥然不同,這不能不引起一番熱議與思考。

  我們都是從古典詩詞的滋養中一路走來,時隔27年,我依然清晰地記得我小學一年級背誦《鋤禾》《畫》《靜夜思》《春曉》《草》等古詩的場景。那時,正處在換牙時期的我站在講臺上面向全班同學,字正腔圓地領讀這些美麗的古詩,當朗朗上口、抑揚頓挫的詩句從我們充滿稚氣的聲音里連綿起伏并回蕩在校園時,那種感覺是多么美妙絕倫!

  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中國文學寶庫中最璀璨奪目的明珠,是我們中國人的精氣神。因此,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全面刪除古詩,顯然是對傳統文化極大的否定,刪除它們,驅逐它們,其實就是驅逐我們的文化蘊涵,驅逐我們的精氣神。雖然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年紀小,無法完全理解古詩中的意境、含義、思想,但我個人覺得,古詩在小學教育中的作用并非僅僅傳達“意境”“含義”“思想”,而是肩承著美感的體驗與語感的培養、文化的熏陶、為人處世道理的領悟等更多更深遠的內涵。

  首先是美感的體驗。漢語本身就是一種美的語言,具有抑揚頓挫四聲,富于音樂性,這就讓古詩富有音韻美、節奏美。雖然小學生無法完全理解古詩的意思,卻能在反復誦讀中體驗、感受古詩詞的音韻美和節奏美,激發孩子們身上的“詩性”。而且,課本中的古詩詞都配有畫,基本上是一詩一畫,能讓小朋友從視覺上感受古詩的美,充分體會詩畫一體的美感,并能從畫面美進而感受意境美。

  我小學時學習的古詩《畫》——“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不僅語言簡單明了,容易背誦,還配了漂亮的山水花鳥畫。一背這首詩就想到那幅畫,一看到那幅畫或相似的畫、場景便脫口而出那首詩,這便是美的力量,讓你能情不自禁地成為古詩的“俘虜”。而在這過程中,語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培養起來了。我的作文一直在班上甚至全年級名列前茅,跟我熟讀古詩不無關系。

  其次是文化的熏陶。古詩是中國傳統文化積淀的精髓,幾乎無一字無來歷,每一句詩都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如古詩中有大量書寫春節、端午、中秋、清明等傳統節日的詩詞,這些詩詞本身涵納了關于節日的豐富的傳統習俗,讀之能觸摸到幾千年來積淀的傳統文化。南寧市衡陽路小學一直注重古詩教育,注重“經典誦讀”,打造“詩意校園”,每到一個節日便發放相關詩詞給學生誦讀,讓學生們時時浸潤在傳統文化的雨露中,收效良好。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誦讀古詩還能幫助小朋友們從小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自古道,“詩言志”“詩言情”“詩載道”“詩,興、觀、群、怨”,古詩中有書寫人類各種情緒、事件、場景、季節、氣候、狀態的詩,蘊涵著古代詩人們對“志”“情”“道”等各種事理的理解,因此把這些詩銘記于心,便能把其中的道理銘記于心。如李白的《靜夜思》可以培養孩子們對故鄉的熱愛,《鋤禾》則能教育孩子們從小愛惜糧食,《游子吟》能讓孩子們體會母子之間的拳拳深情,學會感恩……而這些道理,與其填鴨式地一遍遍向孩子們灌輸與說教,還不如讓他們在誦讀古詩的潛移默化中體會、領悟。

  習近平同志在教師節那天特別強調了古詩教育的重要性:“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確實,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基因。羅小鳳(文學評論家)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廣西日報(2014-09-24)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