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駐福建記者黃國勇)9月24日,國家文物局在福建省龍巖市召開傳統村落整體保護利用工作現場會,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福建省副省長陳榮凱等出席會議。
此次會議旨在進一步推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集中成片傳統村落整體保護利用工作,探索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有效途徑,推動實現傳統村落的整體健康可持續發展。會議通報了全國首批傳統村落整體保護利用前一階段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并啟動第二批傳統村落整體保護利用相關工作;研究討論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集中成片傳統村落鄉土建筑保護利用導則(征求意見稿)》。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今年4月部署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以來,國家文物局積極推進,并于5月啟動首批51個傳統村落保護開發工作。半年來,相關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勵小捷指出,各地文物部門要充分認識傳統村落保護的重要意義,增強做好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抓緊完成工程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工程項目盡快開工實施;加強技術指導,確保工程質量和使用功能;統籌使用各種項目資金,全力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正確處理傳統村落保護與旅游開發的關系,實現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探索具有特色的村落業態,使發展成果惠及村民;健全傳統村落保護制度體系,建立長效機制。
各省(區、市)文物局負責人與全國首批51個傳統村落所在地縣政府分管保護工作的負責人、傳統村落負責人參加會議。會上,福建、江西、安徽文化文物部門負責人介紹了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經驗;浙江新葉村、湖南石堰坪村、云南翁基糯干村代表作了交流發言。會議現場還舉辦了傳統村落圖片展,展示了全國首批51個傳統村落風貌和保護成效。與會代表還赴被列入首批傳統村落的龍巖市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觀摩保護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