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評論:文化自信是民族成熟的標志

2014/10/9 14:40:26 點擊數: 【字體:

  習近平同志日前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并發表講話,對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刻闡述,引起社會熱烈反響,極大增強了國人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所謂文化自信,是指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傳統和內在價值的認定與信念,這是一個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作為一種民族心態,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走向自覺與成熟的表征,也是建設文化強國不可或缺的心理準備和思想條件。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自信來源于強大的國力,更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蘊。

  儒家思想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忘記文化之本,會令文化創造之源枯竭。只有回歸傳統文化,將自身發展融入五千年中華文明歷史長河,才能為現代中國發展找到精神家園。

  儒家思想是歷史貢獻給今天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以孔子為先師、以“儒”為共同認可符號的各種思想道德準則。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儒家思想源遠流長,貫穿中華文明發展的始終。其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中所蘊含的智慧,對于我們的當代生活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儒家思想更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寶貴精神財富。儒家思想提倡的智慧,對于我們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處理復雜多變的國際問題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儒家思想正視文明的多樣性,不是消除文明之間的差異,而是提倡相互交流、互相借鑒。儒家這種“以和為貴”“兼容并包”的思想,為解決世界文化沖突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

  在國際上,美國眾議院于2009年10月通過決議,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在國內,臺灣地區將孔子誕辰日定為教師節,香港將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孔圣誕日”。這些都表明,儒家文化所倡導的“中庸”“仁義”等思想,能夠成為不同國家的文化共識,能夠成為凝聚華夏子孫的精神紐帶。

  重建民族文化自信,不僅要對古老歷史和燦爛文化存有敬畏之心,鼓勵民眾的廣泛參與,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更重要的是,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必須遵循文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定能在國際社會中綻放異彩。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4-10-09)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