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中國大興安嶺范圍內首次發現“畏兀兒蒙文”巖畫

2015/5/12 17:07:43 點擊數: 【字體: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12日電 (記者 李愛平)中國巖畫學會理事、大興安嶺巖畫發現與研究學者崔越領12日對外披露,近期,他在大興安嶺阿爾山地區發現一處黑色豎排筆書巖畫,經請教內蒙古文字專家,分析認為為“畏兀兒蒙文”(亦即老蒙文)巖畫。

  該巖畫,在大興安嶺范圍內是首次發現,其內容對研究那一時代的歷史與文化,尤其是大興安嶺地域的時代歷史,具有相當重要的考究價值。

  據崔越領介紹,新發現的這一處巖畫,其黑色豎排筆書有的尚能清晰看清楚,有的因遺存痕跡慘淡,而無法“辨識”。他在請教當地蒙文學者辨認,蒙文學者稱,像是蒙文,但不認識。隨后崔越領又請內蒙古當地蒙文學者鑒定,分析認為是“老蒙文”,即史稱的畏兀兒蒙文,但具體內容尚不能釋義。

  中新社記者了解到,老蒙文也稱畏兀兒蒙文、回鶻蒙文。據崔越領介紹,蒙古社會原無文字,祖先的歷史和文化千百年來僅以口耳傳承而延續,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蠻部后,從俘虜的乃蠻部掌印官畏兀兒人塔塔統阿處了解到文字的作用和重要性,于是成吉思汗命塔塔統阿創制蒙古文字,塔塔統阿依據畏兀兒字母來拼寫蒙古語,產生了最早的蒙古文字——畏兀兒體蒙文。

  崔越領認為,蒙古文字的創制,體現出民族偉人成吉思汗對文化的態度。改變了一個民族的觀念和意識,開創了一個文化的新紀元。從此,蒙古的歷史被記錄下來,載入史冊。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