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五色炫曜 王侯威儀

2016/3/3 12:24:37 點擊數: 【字體: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五色炫曜 王侯威儀

寫有“海昏侯臣賀”字樣的奏牘 新華社發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五色炫曜 王侯威儀

青銅雁魚燈 本報記者 李韻攝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于3月2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公眾一直關注的墓主人身份也正式公布——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

    開幕式一結束,媒體將專家們團團圍住。記者搶先一步,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柱拉出人群,請這位漢唐考古的重量級專家當了回“專屬講解員”。

    此“國”非彼“國”

    進入展廳,看到展覽名稱《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劉慶柱便向記者解釋了“侯國”與“國家”的區別。他說,侯國是一種待遇,由“國家”發工資,但不是社會組織;它與之前的諸侯國不一樣,不是一級政權,沒有行政職能和權力。

    記者查閱資料得知,海昏縣與海昏侯國是并行的兩個體系:海昏縣是行政編制,是漢高祖劉邦時期的一個行政區劃;而海昏侯國是西漢分封制體制下的一個侯國,是由皇室成員在海昏縣建立的侯國,由中央政府給予海昏侯4000戶人家的稅收,為他提供日常生活所需。侯國不能干預縣里的基本行政管理。

    雖說海昏侯權力不大,但作為皇家成員,他的墓園規模很大。展廳里幾塊不起眼的瓦當和筒瓦說明了一切。劉慶柱介紹,筒瓦通常用于宮室建筑,在墓園發現,根據與墓相關的園邑制度,就應該屬于祭祀性建筑。而發現的這些筒瓦長四五十厘米,由此可推測,相應的建筑體量還是比較大的。他指著展柜里的兩片瓦當說:“反云紋、云紋、四葉紋,這都是西漢中期流行的紋樣。”這些高等級建筑的風格都與中原地區一致,說明當時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文化影響力很強。

    鼎與編鐘已不是地位象征

    展廳里陳列了一架編鐘、一架甬鐘,還有列鼎。按以往的經驗,鐘、甬往往配合鼎、簋等禮器出現,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但劉慶柱說,到了西漢中晚期,禮樂制度已沒那么嚴格,這些禮器都日益生活化,有錢人甚至可以買到,因此不能由此判斷墓主的身份。

    他介紹,漢代的墓主人地位主要看玉衣,而且要看連綴玉片的是金絲、銀絲還是銅絲,即所謂金縷玉衣是帝王級的,銀縷玉衣就次之,銅線更次之。同時,墓室有無使用“黃腸題湊”也是判定墓主地位的重要依據。

    展品中還有不少青銅器。記者注意到,大多是素面的,沒有常見的先秦時期青銅器那種繁復的紋飾。劉慶柱說,這是一種文化的流變。每個時代都有代表性的器物種類,先秦是青銅,漢代青銅文化已走向衰落,唐代金銀器崛起,宋以后則以瓷器為代表。他特別向記者介紹了一件銀制當盧。當盧是馬匹前額的裝飾,并非罕見,但難得的是這件銀當盧雕刻的是一只大角羊。記者不由想起甘肅馬家塬出土的戰國時期戎族的車馬上,有大量這種大角羊的圖案。劉慶柱說,這是絲綢之路開通后,西域文化在內地的一種體現。能體現這種文化交流的,還有一件黃釉的雙系青瓷壺。由此可見,劉賀不僅是一位音樂愛好者,而且還頗能接受外來文化呢。

    金子不是錢

    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馬蹄金、麟趾金和金餅、金板,這成了劉賀貪財的證據。其實,這些都不是錢喲!

    劉慶柱介紹,馬蹄金的“馬”,是指天馬;麟趾金的“麟”是指瑞獸。這兩種東西都是放在棺槨前面的,意思是說,天馬、瑞獸帶領墓主人升天。而出土的金餅和金板,也不是錢,而是酎(音“宙”——記者注)金。考古人員在金餅上發現了模糊的墨書字跡:“南海海昏侯臣賀……元康”,“賀”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而元康是漢宣帝劉詢的第三個年號。資料顯示,酎金是指祭祀太廟時諸侯助祭時所供奉的金子。所獻黃金如分量或成色不足,王削縣,侯免國。漢武帝曾以“酎金”成色不好或斤兩不足為借口削去了106個人的爵位,占當時列侯的半數,以此加強了中央集權。

    說劉賀貪財證據不足,但他是收藏愛好者卻是“證據確鑿”。展柜里有明確標注為東周的青銅缶和西周的青銅提梁卣各一件,當然是西漢的劉賀收藏的前朝精品了。除此之外,劉慶柱解釋說,青銅器里還有目測像前朝遺物的。

    在展廳出口處,劉慶柱告訴記者,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填補了一些空白。比如,此前從未發現過如此完整的侯一級的墓園,又如發現了新的馬蹄金樣式,因未被盜掘從而使得麟趾金擺放的位置保存完好,這些都為將來研究列侯等級的葬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這么精美的文物,你還等什么?一定得約!據悉,這個展覽是免費參觀的,但是要提前預約。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