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在京召開專項基金工作座談會。來自28個專項基金負責人,9個項目辦公室負責人以及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辦公室、項目部、宣教部五十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基金會副理事長李純主持。
會議圍繞總結專項基金工作經驗,明確專項基金工作方向,推動專項基金有新的更大發展,專門就專項基金的發展問題展開研討。基金會為新設立的分支機構頒發分支機構登記證書。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指出,專項基金在基金會的發展歷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當前的形勢下承擔著更為繁重的任務。在今年換屆之后,基金會理事會高度重視專項基金工作,明確了分管的領導和分管部門,普遍與各專項基金負責人進行了談話和調查了解情況,對各專項基金的開展情況有了進一步了解,各專項基金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既展現了自身特點,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要堅持公益性,營造公信力。公益性和公信力就是社會的形象,就是基金會的生命。堅持這一點我們就能夠發展,背離這一點我們就會萎縮,衰退乃至難以生存”,勵小捷表示。為切實規范專項基金的管理,基金會修改了《專項基金管理辦法》。對專項基金的管理,基金會要求:一是,必須堅持圍繞宗旨,以文物保護為根本,同時高度重視文物的利用和展示,兼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二是,必須堅持公益屬性,所有募集資金都要用于文物事業上;三是,必須堅持注重實效,專項基金開展的每一個項目都要有計劃、有目標、有效果,可檢驗;四是,必須堅持公開透明,專項基金的成立與注銷、捐贈資金的收入與支出、項目的開展與結項、年檢、工作報告等,都要及時向社會披露;五是,必須堅持全程監管,新的專項基金成立,不但要審查資金到位情況,還要審查項目準備情況,項目進行中,要以審查、抽查和項目驗收等方式進行全程監管。
勵小捷說,“要提高素質增強活力,促進專項基金的發展壯大。加強管理的目的是促進發展。專項基金可以在規范的前提下實現發展壯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大課題,要認真研究、努力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