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佳霖)12月26日,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歐敏行等出席會議。
發布會由教育部、國家語委、國家文物局、國家檔案局、故宮博物院、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辦。據悉,10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消息稱,中國申報的甲骨文項目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單霽翔表示,故宮博物院作為此次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11家甲骨收藏單位之一,收藏甲骨約2.3萬片,居世界第三位。故宮博物院積極展開對院藏甲骨的保護與整理研究,并取得了良好進展。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進一步加強了各甲骨收藏和研究單位的協同合作,也為今后面向國內各界及國際社會的甲骨文宣教和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杜占元指出,漢字對世界尤其是周邊國家產生過長遠的影響,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正是其價值得到世界公認的體現。新時期要關注對甲骨文所蘊含的深刻歷史文化內涵的研究與挖掘。下一步,教育部、國家語委將牽頭開展甲骨文研究與應用專項工作。
作為發布會系列活動之一,故宮研究院古文獻研究所主辦了“甲骨收藏與絕學振興”高峰論壇。來自國家圖書館、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文博單位的代表和中國社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近50人出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