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耄耋老人迷上圓明園 嘔心搜史海重繪101座建筑

2012/11/21 11:42:08 點擊數: 【字體:


耄耋老人迷上圓明園 嘔心搜史海重繪101座建筑
 
實習生 石瀅琪攝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圖書館里,一群朝氣蓬勃的學子中間常有一位耄耋老人端坐看書。老人總是戴著黑框老花鏡,翻看文獻時偶爾會記幾個數據,然后再列出一個算式計算起來。坐得久了,原本就有些駝背的他連直起腰都有些困難。這位老人名叫張恩蔭,今年80歲。1977年,從部隊復員的他被分配到圓明園管理處工作后,便對圓明園建筑著了迷。

    1993年退休后,在原單位的支持下,他全心投入,終于從各種文獻、圖紙、燙樣(清代建筑模型)中,將圓明園內101座建筑的詳細尺寸整理出來。其中有些建筑,不僅明確列出建筑本身的基本高度、四圍尺寸,連建筑內部大梁、椽子的尺寸也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張老研究圓明園的主要資料來源是清代各種文獻,這些文獻雖然集中收藏于北京,卻分散在北京檔案館、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國家圖書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等各處,查閱起來很不方便,而文獻中有關圓明園的記載則更加分散。因此,搜集史料,既是研究圓明園的第一步,也是最繁瑣、最耗時的一步。

    在圖紙上復原圓明園的主要建筑,是張老研究圓明園的主要目的。目前,圓明園遺址里的大部分建筑都僅剩地基,根據地基無法判斷建筑的高度、房間個數、大小等等。即使是1933年《圓明三園遺址實測圖》等權威文獻資料,也僅是一張宮殿布局的平面圖,沒有實際建筑數據。為此,張老成了相關單位閱覽室的常客,只要是有關清代建筑的史料他都仔細查閱,相關建筑平面圖他也一一復印下來,燙樣用相機從各個角度拍下來。這項工作遠不像聽上去那么簡單,需要極大的耐心。僅僅在國家圖書館善本閱覽室,張老逐張翻閱的清代藏圖就有105包,共2200多張。

    大多數時候,只要找到一個建筑中最重要的幾組數據,比如知道殿內柱子的數量和間距,就可以按照清代皇家建筑的嚴格規范,推斷出窗子、門等的尺寸。由于平面圖和燙樣非常有限,文字記載便極具研究價值。比如,清代皇帝的御制詩文里不少提到過圓明園建筑,張老也一字一句研究。

    張老的家中,有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房間是圓明園資料收藏室。書架上、地板上,甚至單人床上都堆滿了資料。找到這些資料后,他還要把清代的長度計量單位換算成我們現在使用的單位。“我其實就想讓人們以最直觀和方便的方式來想象圓明園,如果將來要復建圓明園,這些數據也可以減少換算的麻煩。”他說。

    2010年9月,圓明園管理處出資,將張老的研究成果集結成40多萬字的《圓明園百景圖志》一書,邀請畫家根據張老整理出來的資料,繪制了多幅建筑圖畫,讓人們直觀了解到圓明園建筑的模樣,畫家張寶成還根據張老提供的文稿復原出圓明園部分鳥瞰圖。張老隨后又出版了《三山五園史略》、《圓明大觀話盛衰》,試圖向讀者復原一個文字中的圓明園。

    張老并不滿足于讓研究成果只是躺在書本里。最近,張老從報紙上得知,與他同住在海淀的一位民間藝人楊增華,用木頭復建了六座圓明園微縮景觀。這讓張老特別興奮,他千方百計打聽到楊增華的聯系方式,打算把自己搜集的數據提供給他。

    “我歸納整理這么多資料,不是為了收藏,是希望能被實實在在利用起來。”張老說。現在圓明園管理處每逢遇到建筑方面的問題,都還要打電話向他求助,接到這樣的電話,張老的聲音就會一下子響亮好多。因為,研究圓明園,是他一輩子割舍不下的事業。(原標題:耄耋老人迷上圓明園 嘔心搜史海重繪101座建筑)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京日報(2012-11-20)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