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南京首張“文化遺產分布圖”出爐 共118個項目

2014/3/3 15:59:47 點擊數: 【字體:

  你知道鐘山風景區一共有多少處文物點?南京體量最大的文物是什么?江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官式古建筑在哪里?

  近日,南京首張《南京文化遺產分布圖》出爐。現代快報記者看到,圖上標注的是南京的“非遺”項目和文物點。南京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他們計劃把文物點、“非遺”導覽再進行細化,未來拿著這張圖,人們能很方便地找到感興趣的去處。記者 胡玉梅

  118個項目,“舌尖上的南京”占10多項

  《南京文化遺產分布圖》分正反兩面,正面是《南京市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圖》,背面是《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圖》。“非遺”導覽上,南京市級及以上的項目,共118個,全部列得清清楚楚。

  “非遺”項目分10個門類: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民俗。其中,傳統技藝項目最多,有30個;其次是傳統舞蹈項目,有20多個;最少的是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項目,目前只有省級非遺殷巷石鎖賽力和市級非遺六月六龍舟競渡。

  “舌尖上的南京”歸于傳統技藝門類,有板鴨鹽水鴨制作技藝、綠柳居素菜烹制技藝、劉長興面點加工制作技藝、雨花茶制作技藝、秦淮(夫子廟)傳統風味小吃制作技藝、龍袍蟹黃湯包加工制作技藝、安樂園清真小吃烹制技藝、京蘇大菜烹制技藝、南京香肚制作技藝、雞鳴寺素食制作技藝、星甸清真(烤鴨、五香牛肉)制作技藝、六合牛脯制作技藝、洪藍玉帶糕傳統制作技藝等10多個項目。

  118個非遺項目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剪紙、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南京云錦織造技藝和古琴藝術金陵琴派。國家級“非遺”有南京白局、南京金箔鍛制技藝、金銀細工制作技藝、秦淮燈會、龍舞(駱山大龍)和竹馬(東壩大馬燈)。而正在申報的“三菜一茶”:南京板鴨鹽水鴨制作技藝、綠柳居素菜烹制技藝、馬祥興清真菜和雨花茶,目前都在省級“非遺”欄,還沒有進入國家級“非遺”的序列。

  從導覽上看,秦淮區的“非遺”項目比較密集,高淳的非遺項目也很多。

  未來將成為

  旅游指南

  南京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份《南京文化遺產分布圖》還沒有對公眾發行。未來他們會做一些精選,將重要遺產的位置,包括交通路線都標上,可以作為尋找南京文化遺產的指南。“我們將細化這個分布圖,將來可供市民使用。”

  如果你想了解這張文化遺產分布圖,可以到南京市文廣新局的網站下載,網址:http://www.njwgx.gov.cn/

  鐘山風景區有20多處文物點

  不少外地游客來南京,知道的著名景點還是“老三樣”: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廟。其實,南京值得逛的地方太多了!

  翻開《南京市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圖》,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景點。南京市文廣新局博物館處處長潘維林介紹,南京的文物點實在太多,如果全放到地圖上,太密集根本看不清楚,所以這次導入的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49處103個文物點)、省級文保單位(108處115點)和部分市級文保單位。

  在鐘山風景區就有20多處文物點。除了赫赫有名的明孝陵、中山陵外,周邊分布著國立紫金山天文臺舊址、靈谷寺無梁殿、中央體育場舊址、陵園新村郵局舊址、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最古老的要數鐘山建筑遺址,這處東晉至南北朝的遺址,規模龐大結構復雜。定林寺摩崖石刻也是年代久遠,上面有陸游的《鐘山游記》的碑刻,“說的是八九百年前,陸游冒著大雨爬上紫金山,游覽了當時的定林寺。后來,他的‘游記’被僧人刻在石碑上。”專家說。

  講述一部南京歷史故事

  從《南京市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圖》上可以看到,南京歷史最悠久的文物點是江寧的南京人化石地點。考古專家在這里發現了兩具古人類頭骨化石,分別距今60萬年和30多萬年。目前,湯山南京直立猿人化石大遺址博物館正在建設中,預計青奧前對公眾展出。而最早的“南京人形象”則在高淳被發現,在高淳固城鎮一座新石器時代的古墓葬中,出土了一件距今5000年的玉人像,梳著一個大發髻,咧著大嘴,被很多人聯想到“大嘴姚晨”。

  專家說,這個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圖,用圖說的形式在講述南京的發展歷史。在古代,高淳溧水自成一體,由于相對封閉,形成了獨特的文物和文化景點;而江寧地區名人墓葬多,上坊東吳大墓、南唐二陵、秦檜家族墓都分布在江寧;玄武區國寶級文物最多,六朝宮城、明朝皇宮都在這里;秦淮區見證了清代南京的繁華,反映了清代南京的城市布局;鼓樓區則見證了民國時期的南京,除了龍江造船廠是明代的,重要近現代建筑都集中在鼓樓區。

  前兩天的南京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上,南京市副市長陳剛說,南京將推出一條近現代建筑旅游專線。

  南京市文廣新局文物處相關負責人推薦了一條線路:從下關中山碼頭出發,向東走,幾乎是一步一景,下關大馬路上有中國銀行南京分行舊址、揚子飯店舊址等民國建筑;而后轉入頤和路公館區,這里分布著荷蘭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于右任公館舊址、汪精衛公館舊址、馬歇爾公館舊址等;再向東,到梅園新村紀念館總統府片區;最后到鐘山風景區。

  “沿著這條路線,可以把省市級文保單位70%以上的文物點都參觀了,這條線也是近現代優秀建筑最為集中的。”專家說。

  說起南京的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文物點

  你知道嗎?

  1.南京最大的文保單位是南京明城墻。

  南京明城墻始建于1366年,是世界第一大城垣。目前是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項目。

  2.南京城內現存規模最大的一座晚清私人住宅是甘熙宅第。

  甘熙宅第,也叫甘家大院,目前是南京市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建于清中葉以后,民間俗稱“九十九間半”,人們熟悉的明星海清就出生在這個大院內。

  3.江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建筑等級最高、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是朝天宮。

  朝天宮目前是南京市博物館,現存建筑于1866年重建,分為東、中、西三路,占地約5萬平方米,也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4.全國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好的古代造船廠遺址是龍江船廠遺址。

  龍江船廠遺址原保存有7條半作塘,總面積超過25公頃,現僅存3條作塘,保護面積為13公頃。也是海上絲綢之路·南京遺跡的申遺點之一。(原標題:南京首張“文化遺產分布圖”出爐 共118個項目)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現代快報(2014-03-03)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