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7月2日電 (楊顏慈)“南京長江大橋作為不可移動文物將被掛牌,并得到妥善的保護。盡管南京長江大橋仍承載著不小的交通壓力,然而文物保護與利用之間,并不存在矛盾”。南京市文廣新局文保處林勁在2日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1日,南京市鼓樓區公布了轄區內的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南京市長江大橋“鼓樓段”列入其中,加上6月24日入選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的南京長江大橋“浦口段”,至此,橫跨兩區的大橋終于合二為一,共同擁有了“文物”的頭銜。
與“文物”二字一直失之交臂的南京長江大橋,在今后終于可以以不可移動文物的身份出現了。據了解,2006年,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保單位申報,長江大橋被“提名”,但沒有成功。之后,江蘇第六批省級文保單位申報,長江大橋再次被“提名”,卻以失敗告終。2009年第七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申報,長江大橋打算一步到位申請國家級文保單位,以增補名單申報,依舊不幸落選。
林勁說,盡管申報“國保”落選了,但是不代表它的價值不高。“這一批被公布的不可移動文物,是2007年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新發現文物。在南京,不可移動文物相當于是區級文保。下一步我們準備把它列入市級文保單位,再申報省級文保單位。”
46歲的長江大橋,它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工業水平,歷史價值重大。林勁表示,接下來,南京長江大橋作為不可移動文物將被掛牌,并得到妥善的保護。
但是,作為交通樞紐,每日承載超負荷通車壓力的南京長江大橋,如何能達到“文物”級別的保護卻成為了難題。林勁說,目前全國乃至全球承載交通運輸職能的文物不止南京長江大橋這一處,在保護此類文物方面有不少先例可以借鑒,保護與利用之間并不存在矛盾。
對于南京長江大橋的保護方案,林勁介紹說,目前南京市文物部門將對南京長江大橋上的浮雕、雕塑、題詞以及毛主席像等進行全面保護。而對于承載交通運行職能的橋梁、道路,仍由鐵路部門橋梁管理處負責日常管理。但是,今后南京長江大橋的橋梁橋體修復工作,特別是涉及外觀的修繕工作,需要先申報南京市文物部門批準,再進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