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成都明蜀王府城壕漸露真容 有疑似護城河和踏道

2014/7/9 14:35:24 點擊數: 【字體:

  近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對“成都體育中心整體提升改造項目”工地的發掘工作中取得驚人發現,不僅發現有漢代、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各時期的文化遺存,成都歷史中著名的摩訶池也首次浮出水面。近日,隨著發掘面積的擴大,明代蜀王府城壕漸露真容。

  新發掘城壕旁有完整踏道

  5月底,本報曾報道成都體育中心考古工地曾發掘出明代蜀王府宮墻、踏道和偏殿遺址,昨日記者獲悉,考古工作人員又有新的發現:隨著南側發掘區域的擴大,一排與明代蜀王府相關的建筑區域裸露出來——“這排紅砂石砌的長墻應屬于蜀王府建筑,但它不是老百姓口中的皇城城墻。”成都體育中心考古現場領隊易立告訴記者,墻腳下原本是一片水域(即河道),初步判斷,此次新發現的紅砂石墻壁極可能是蜀王府內河段旁的城壕。

  昨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市體育中心南側的考古發掘工地。一進入工地便發現,發掘面積較以往有了明顯擴大。而且,這些新發掘處都露出了一排排由紅砂石砌成、類似城墻的建筑。“這次新擴考古面積約1900平方米,初步估計,發掘出的這些城壕建筑應該與蜀王府有關。”易立介紹說,此次新擴發掘區主要是明代建筑區,從地層分析,這些紅砂石砌成的城壕年代為明代初期建筑。

  從高處縱覽整個新發掘的城壕,城壕分為東西向和南北向兩段,其中東西向長70米,南北向長45米。易立表示,此次新發掘的城壕并不是皇城的城墻,而應該是蜀王府府內的一段城壕。“在這些城壕下,古時候應是一段河道。城壕旁邊,還有完整的踏道與其相連,供人們從這里上下河道。”關于這條踏道,本報曾報道,踏道約兩米寬、3米長,由南向北傾斜,有著橫條紋圖案,酷似居民小區中通往地下停車場的防滑坡道,修建時期應該是明代早期,為當年蜀王皇家所專用,這條道路就是蜀王乘船所必經之路。另外,在城壕中間,還分別有4個平臺向外凸出,平臺兩兩相對。一組平臺長6.50米,另一組平臺則長16.50米,它們緊沿著城壕墻腳向外延伸出4米,形成一個高約1米多的平臺。易立介紹稱,這條河道極可能是王府內城的護城河,平臺則可能是用作觀景或清淤的。

  新出土瓷器非常精美

  此外,在此次新發掘過程中,還最新出土了一批瓷片。與上次出土的器物相比,此次出土瓷片更加精美,而且多為官窯燒制。記者在現場見到部分瓷片有五爪龍紋和鳳紋等圖案,造型別致,做工精良,充分彰顯出其擁有者貴重的身份。

  易立告訴記者,成都體育中心考古工地此前曾出土大量陶器、瓷器,但多為成都本地的青羊宮窯、邛窯、琉璃廠窯燒制,而此次則出土了景德鎮官窯燒制的青花瓷器,令他們感到非常驚喜:“瓷器非常精美,印章也很標準規整,是典型的景德鎮官窯。”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個青花碗殘片的底部印章規整地寫著“大明宣德年制”,而另一只藍釉瓷器殘片上則印有五爪龍紋,還有一款白底黑釉瓷器繪有一龍吐珠的圖案,龍形氣勢威武,周圍祥云飄浮,似乎是一條龍在云中騰飛。除此之外,記者看到還有一件青花瓷色彩遠比景德鎮官窯青花艷麗,易立解釋說,這件青花的原料屬于從中東進口的蘇麻離青,它最大的特點便是在適當火候燒造下可以呈現藍寶石般鮮艷的色澤。“這次出土的瓷器數量較多,而且基本上都保存較完好,更值得重視的是,大多都非常精美。這些瓷器充分說明,它們是蜀王府的御用器物,部分甚至是蜀王的私人生活用品,價值非同一般,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研究。”易立說。本報記者 祝丹妮 文/圖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成都日報(2014-07-09)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