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正對山西永樂宮進行數字化處理,旨在永久真實地保存永樂宮文物信息,同時供游客通過多種渠道欣賞和了解永樂宮藝術文化。
據永樂宮文管所工程科科長王永勝介紹,永樂宮數字化項目內容包括純陽殿、三清殿、重陽殿、龍虎殿四座大殿的壁畫數字化,三清殿和純陽殿平綦頂彩繪壁畫數字化,三清殿高浮雕三維建模、數字攝影,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塑像數字攝影,永樂宮一門三殿及其周圍環境全景漫游等。
該項目負責人、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工作人員路育成說,數字化是一種保護手段,目前敦煌莫高窟已經做了100多個洞窟。“真實性很高,可以放大到兩倍。除了拍攝,后期有大量圖片要進行拼接、色彩校正等,做出來跟原壁畫幾乎一模一樣,誤差只有兩毫米。”
據了解,該項目從今年9月1日啟動實施,前期信息采集要持續到10月中旬,再加上后期處理需要一年時間,共投資200余萬元。該項目由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持,下屬企業甘肅恒真數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實施。
永樂宮位于黃河北岸、道教師祖呂洞賓的家鄉山西芮城縣,始建于13世紀初至14世紀,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大和保存最為完整的道教宮觀,為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1961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宮內除山門為清代重建外,余皆為元代遺物。
尤為重要的是這里保存著舉世罕見的元代壁畫,總面積達1005.68平方米,是堪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壁畫名跡媲美而創作時間又早200年的藝術珍品。其中三清殿的《朝元圖》是目前中國古代最大的人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