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天曼七星潭位于內鄉縣,距離南陽約百余公里,群峰聳立在蒼松翠柏之間。一陣微雨過后,遠遠看去,盛開的杜鵑漫山紅透。寶天曼七星潭的山沒有華山的險秀,確有黃山的清秀,沒有泰山的雄奇,確有桂林山水的靈秀,有九寨山川的俊秀……。七星潭不是那種氣勢磅礴、一柱擎天的山體,她是一些奇峰怪石林立,青山秀水蕩漾的美的精靈的化身。她沒有一覽眾山小的傲氣,因俊秀、隨意、反返璞歸真獲得人們的親睞,豐富的植物物種和珍稀動物引來世界的矚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遐邇聞名。她是隱居在此西施的再現。似一位眉清目秀嫻雅羞澀的江南才女,微微舒展著黛眉,淡淡柔柔的沉思,安恬若素地佇立在晨曦薄暮中。青峰為筆,碧潭為硯,濃淡相宜地描繪一幅清新雅致的水墨山川。七星潭的秀水是女子誘惑的笑魘,她青絲披肩,彌漫的霧靄是飄逸的紗裙,裊裊婷婷,她將原始的質樸和惹人憐愛的誘惑融入我的靈魂深處。滲透我思念的長河。有些柔柔的眷戀和淡淡的呼吸,構成人生的又一境界的升華,心弦縈動,一路行云流水,落花扯我情懷。思念的深了,便又一次要來看看她——寶天曼七星潭。
秀美清幽
閑暇時間總是喜歡東游西逛瞎轉悠。幾個知心好友相約搭伴去游七星潭,嚷嚷了一月有余,方才付諸行動。從南陽至七星潭的路況很好,柏油馬路干干凈凈,兩邊是恬淡舒適的鄉村農舍。我搖下車窗玻璃,近距離的接觸原始的生活,山野中春天所特有的泥土和野草的氣息迎面撲來,涌進車廂心底,心境隨即變得豁然開朗起來。遠遠望見了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山門,但見遍山碧綠,草深林密,溝谷溪潭、飛瀑流泉、奇峰異石隱約其間,讓人不由得想到陶朱公為何要歸隱,定是萌生此種感覺無疑。幾個人急匆匆入得山門,大伙俱是睜大雙眼左顧右盼,但見飛泉流瀑清溪綠潭幽澗諸多景點集于一谷,雄險奇幽諸美融于一體,實不愧于“伏牛山畫廊”之美稱。
初見七星潭的水,夢幻般的幽藍與碧綠,讓人一見傾心。于是放開眼角的一切,讓心沉寂,怡悅地放任雙瞳,收斂狂奔心機,企圖解讀潭中自有自在的魚兒。清澈透底的溪澗,魚兒與水已完美的融合為一體,忽而輕搖身軀,忽而群聚嬉戲,游動的姿態仿佛只是貫穿而過的云影。倘若魚兒不動,你也會跟著靜謐,體味到魚兒如在夢中的閑情雅致,傾心與它們無拘無束的隔世生活。在連環的七潭河我看到了娃娃魚,原以為很少見的娃娃魚在這里數不勝數。我想著自己一如那水中魚兒,忘情游蕩在清凌凌的水波里,自顧地嬉戲游弋,遺忘了燈紅酒綠的繁華塵世浮躁焦慮,只借如絲般清潭碧水,輕擺身軀自在游蕩,不要返世的路。我,也似乎看到那隱居泛舟的“西施范蠡”,西施舒袖撫琴,范蠡引吭高歌。此時此刻,想起一句“水至清則無魚”,可我在這里,在這游魚細石歷歷可數的溪澗中,分明是看得清清楚楚,我開始迷茫。這如水般輕滑的魚,這似魚般流蕩的水,我該怎么去理解遁世的七星潭!
云霧繚繞
行走在如詩如畫般的山水霧靄中,便也沾染了幾許隱士的儒雅與超脫。緩步抬級而上,一泓幽藍碧綠的潭水在曲曲折折的山谷間蜿蜒回旋。在峰回路轉幾經后,它憑借忽現的懸崖,兩旁相依相襯奇花異草的遮掩,于煙霧繚繞的山澗中急速奔流轟鳴而下,敲響亙古的石崖,在狹窄的豁口處沖刷出一片展新的世界,但只見飛珠滾落玉盤,濺起的顆顆玉粒追逐嬉戲。有人驚呼:“彩虹!快看彩虹!”猛然抬頭,果見一彎彩虹凌空飛躍,橫亙了整個峽谷,懸浮在碧水之上。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彩虹如此美麗,并非電視里拍攝的氣勢磅礴,有著劍氣如虹的絢麗壯觀。確是小而乖巧地輕掛在瀑布的中間,太陽光在飛珠的襯托下折射出一架艷麗無比的彩虹,色彩在水霧碎珠的掩蓋下似夢似幻。所謂的“亂花漸欲迷人眼”,所謂的“飛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所謂的橫掛如練,所謂千鈞的迸發,當如是此番景象無疑。
翻山越嶺,千水匯潭。水流進入熙熙攘攘的碧綠深潭,魚兒呈現出一種黝黑色,據說,這種魚叫專魚。是七星潭特產難得所見,魚兒好不詭異奇絕,一筷子長短,無鱗黝黑圓滑,軟若無骨,最奇是它只有一個眼睛。山里的魚兒憨厚樸實,熱情好客。你接近水,它會柔柔吻你的手,輕輕的撓你的腳。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沿著溪潭旁的山石小徑蜿蜒盤旋,穿過遮天的爭光綠蔭,踏過迂回飛旋的清溪,登上觀景臺極目遠眺。俯瞰七星潭的山山水水。心中忽然顯現出“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而今我深深的體會到那一句“白云生處有人家”,我看到了白云的家。純凈無暇,團團翻騰不熄的云海,淡霧輕煙彌漫在山澗峽谷。
好一幅靜止的水墨畫!
我想象自己淋漓在如夢如幻的水霧中,放開自己原始的思緒,盡情的享受天地的恩賜。于這悠悠源自地下和天際的潭水之間,清逸徹悟。而此刻,一陣小雨,滴滴無聲,落在這一片濃綠的山山水水,和被山水熏染的游人心頭。依壁石小心走著,卻迷戀崖岸上串串飛落的巖水,在凄迷的水霧間,織成水晶一樣細密的珠簾,從千層的崖石上,不慍不火,落如碧瓦列陣的層云,緩如黃鐘大呂渾厚之音,給心靈一片清靜幽雅的安寧。陣陣清風徐徐而來,潭水是一池漣漪。踏著山腳的苔痕,吻過高聳石橋的靜影,沒有了長途跋涉的風塵艱辛困苦,滿心滿懷盡是清水游魚、淡茶墨竹、離俗忘我的脫世意境。
植物王國
“五步一景,十步一潭”是七星潭所固有的秀美俊影。抬眼望峰,處處一樣又處處不一樣。七星潭永遠是人們在這里產生靈感的地方,是伏牛山的心臟。清秀誘惑的七星潭濡濕了一批批文人雅士的襟懷,充滿文氣的諍言佳句從他們竹管筆端長流不息。七星潭為他們提供了釋放才情的舞臺,他們為七星潭增添了風采。
山溪兩側裸露的鵝卵石,密密匝匝,前赴后繼地朝溪的中央壓迫而來,衣帶般漸漸纏緊七潭河的腰身,顯現苗條的身材。我伸手觸摸五彩絲帶般的溪水,一股清氣從指端滑入心脾,霎時頓感神清氣爽。那么溪水究竟又清澈到什么程度呢?淺處可以清晰地看到棵棵搖曳擺舞的水草,甚至可以看清一粒細沙的顏色和形狀,潭的深處綠的也比夏秋時亮麗,宛若明鏡。山對鏡梳妝,人對鏡覓山。薄暮晨曦的時候,溪面煙氣蒸騰,淡淡的紫,如夢如幻。兩岸的峰巒影影綽綽,流水汩汩、淙淙。記憶深處消失的美,與現實世界殘存的美在這里碰撞,碰撞出一個儀態萬千、有情有義的七星潭。讓人忍不住親近,偶有幾間廢棄的石頭屋,雜草掩映,傍晚的陽光柔和地灑在石墻、石凳、石橋上,溫柔地撫平浮躁的心情,讓人猶如敦厚的石頭一般慢慢地沉靜下來。
七星潭的樹成片而立,七星潭的樹突兀挺拔,七星潭的樹自成一體,每一棵樹都有其鮮明個性。水松枝虬干挺,銀杏滄勁豪邁,珍貴的辛夷隨處可見,合歡奇樹稀有少見……倒映在水里是水中的圖畫,挺立在古楝旁是歲月的痕跡,巋然屹立在險峰上是險峰的神韻。這里有一種世間奇樹“夫妻樹”,四季常綠高大古樹挺立在寂靜山坳。這種夫妻樹樹種稀有,一棵樹上生長兩種樹葉,滿樹迎風招展巴掌大小的圓形闊葉和分布在枝枝杈杈縫隙間的松柏葉同居一樹。傳說是美女西施和陶朱公范蠡的化身,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七星潭恩恩愛愛,不離不棄親密相伴,要讓七星潭的青山綠水見證他們永恒的愛情。夫妻樹是愛情天長地久的象征,傳說來到這里恩愛情侶用紅布系與樹身可以保佑百年好合,愛情永久。
仙人洞
以占有索取的心看待七星潭,無法真正感受它的色彩美;以踐踏的姿勢靠近七星潭,無法體會它的儒雅與博大;以關愛的心來看七星潭,它才會展現最動人的一面,你才能感知到它對自己心靈的慰藉。游山玩水的人只有舍棄高于自我的心態,與自然平等相待,自然才會更加貼近你與你相依相偎,七星潭的樹更是如此?v然肉眼無法看到,心靈也能感觸到。
七星潭分原始生態旅游保護區和旅游文化娛樂開發區兩部分。在原始生態旅游保護區滿目蒼翠蔥蘢的原始植被覆蓋率在95%以上。珍稀物種比比皆是,隨處可見山茱萸。辛夷。靈芝等各種名貴中藥材;山核桃。山櫻桃。獼猴桃。燈籠柿。板栗等等特產爭相亮相在各個季節;動物物種如娃娃魚。蜥蜴。蟒蛇。狼。野豬。羚羊等等穿梭山谷林間。沿湖邊山路緩緩而下,青石板石級左拐右轉,兩旁是植被覆蓋的碧綠山體,稍不留神就有野生動物熱情的和你打招呼。腳步要慢慢走,小小的蜥蜴隨處可見,坐在臺階邊休息,小東西會在你的身邊,在你的眼皮子地下快速爬過。色彩斑斕的錦雞也會趁你稍不注意如飄過一團彩云飛速跳躍。在開天石瀑抬頭仰望藍天,純凈無比,蔚藍的天空漂浮幾朵雪白的云團,滄茫的林海在這里豁然開朗,陡斜的山體上偶有野黃羊追逐覓食,展翅的蒼鷹唯我獨尊傲視蒼穹盤旋在天際,瞰觀視野里的一草一木。
觀七星潭,不同角度給人的視覺沖擊各異。高處觀云,云在湛藍天空中散漫漂浮,在峰腰間縈繞騰舞,云與山體的相接處,一條淡藍的絲帶在虛無縹緲間若隱若現。云向峰頂涌,峰頂冉冉的野草也拂動起來,似踏云而舞的仙子。一陣微雨后的七星潭如果把滿山的翠綠比作嫵媚的女子,那么她一定是云南的女子,是大理的女子,是白族的女子,那裊裊的淡霧是白族姑娘頭上的風花雪月。如夢如幻的淡淡煙霧是張網,無論如何凝望,也無法看清云下的風景。云團離散,從云隙俯瞰,也只能看清景色的一半,另一半需要用心去感悟。
耳畔萬鳥爭鳴,穿過濃藤密蔓糾纏的綠蔭,朝那深深的谷底,咫尺的崖岸望去,左顧四尋卻不見蹤跡。屏住呼吸停留在霧中,聽泉的跳躍,葉的輕吟,風的絮叨,鳥的爭鳴。遠遠近近,隱隱約約。蘭的幽香不知何時浸染進了霧中,彌漫進心房。尋它的身影,卻不知它隱藏何處。“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的禪意在空蕩蕩的霧中彌散。七星潭是頗具禪意的。千年的古楝是神明的化身,是祈福的圣地。當地傳說靈驗之及,對著神靈,我們喃喃有詞許個愿望,表個的心意。
臨近傍晚,我們到了小桂林,常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始不知“七潭美景傲桂林”。山水兩岸青峰對峙,夾著一帶綠水。如詩如畫,醉人心扉。墨綠的水,蒼翠的山,相互依偎,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依,山水相伴。展示出一幅竹筏滑過麗水,青山漣漪空旋的醉水畫面。清澈湖面似一面巨鏡,把直射的陽光反射出去,使人眼花繚亂。不覺間日已偏西,傍晚時分滿是絢麗晚霞,山林的氣韻,在暮色四合后,騰過那片深壑的溝谷皺褶,四周的景色慢慢轉換,生命又有了一次新的啟動。 在如畫的水墨中,七星潭暈染入夢。暮色漸濃,七星潭的煙枝雨樹漸漸遠離,消散在了云天的另一端。
我們依依不舍驅車離開即將沉睡的七星潭,夜晚的山林更增加了幽靜與神秘。車燈的光暈周圍不時有留客的飛蟲縈繞,在轉過一個山道的拐彎處時,開車的師傅猛然間一聲驚叫大家睡意全無,一頭幾百斤重的野豬晃悠悠渡過公路,看到我們并無絲毫驚恐,依舊有條不紊不慌不忙,這大山的主人的穩健質樸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七星潭原始的淳厚。
七星潭
七星潭的奇山異水、千古之謎、珍禽異獸、動人傳說、稀有植被,看不盡、聽不夠。七星潭的風景四季各異變幻莫測,我讓四季的七星潭盛開在心的中央。
宗白華曾說過,晉人把山水虛靈化了,也情致化了。他們盡情享受大自然慷慨無私的饋贈,走出筆墨紙硯,用靈感勾畫山水的神韻、山水的柔韌、山水的博大、山水得質純質樸。賦予筆墨以千山峻秀、萬水靈秀。于是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已成昨日消散煙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不只停留在銀鉤畫筆的幾案書桌,陶冶著性情,熏陶著才情,終其然還是跳躍出一己胸懷,超脫出筆墨畫卷,縱情與天地之間,“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那般的陶陶然,醺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