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名人名家 >> 歷史名人 >> 瀏覽南陽
精彩推薦
  • 歷史名人-諸葛亮

    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瑯琊陽都(今山東..[詳細]
  • 歷史名人-鄧艾

    鄧艾

    鄧艾(197-264),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三國時..[詳細]
  • 歷史名人-黃忠

    黃忠

    黃忠(?-220),字漢升(太平御覽卷二百三十八引《蜀志》中..[詳細]
熱點關注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熱點排行

宗炳

2013/8/15 11:19:23 點擊數: 【字體:

宗炳

   
    宗炳(375-443)字少文,南陽涅陽(今河南鎮平)人,家居江陵(今屬湖北),士族,南朝宋畫家,書畫理論家。東晉末至宋元嘉中,當局屢次徵他作官,俱不就。擅長書法、繪畫和彈琴。信仰佛教,曾參加廬山僧慧遠主持的“白蓮社”,作有《明佛論》。漫游山川,西涉荊巫,南登衡岳,后以老病,才回江陵。曾將游歷所見景物,繪于居室之壁,自稱:“澄懷觀道,臥以游之”。著有《畫山水序》。

    《畫山水序》是中國最早的山水畫理論著述,主張畫家創作應“以形寫形,以色貌色”,同時還闡述了"以小觀大"、"神托于形"等觀點。《隋書·經籍志》錄有宗炳著作16卷(已佚)。

    宗炳游山玩水,達到了狂熱的程度,他徜徉山水,飲溪棲谷30余年,可謂終老山林了。由于他經歷過無數的美麗的山川景物,發掘出山水美的真諦,因而畫山水時,能夠“以形媚道”,暢其神韻。他除畫山水,又善彈琴,還信佛教,在廬山參加慧遠憎的“白蓮社”,曾作《明佛論》。他漫游山川,西涉荊、巫,南登衡、岳,后以老病,才回到江陵。自稱“澄懷觀道,臥以游之”。著有《畫山水序》,內中云:“堅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論述了遠近法中形體透視的基本原理和驗證方法,比意大利畫家勃呂奈萊斯克創立的遠近法的年代約早一千年。并主張“神暢”之說,強調山水畫創作是畫家借助自然形象,以抒寫意境的一個過程,使中國畫“以形寫神”的理論,又前進了一步。

    暢神是宗炳山水畫的最高追求。他認為“萬趣”與神志融合之后,才會物我一體,使自己精神舒暢,并顯現出“道”來。他這種暢神與陶潛《飲酒》詩中的得意“忘言”、謝靈運《游名山志》中的“意得”有相通之處。面對“神”,宗炳并沒有簡單把它視為山水之靈,而是以法身來解釋的。神即法身,精神即我身,山水之神是連自己也包含在內的。山水畫家,面對山水自然,“妙會感神”,捕捉它的精神美,以無我之心契合對象的精神美,達到物我一體的精神境界,從而創作出一幅凝聚作家心靈世界的作品。而鑒賞者在披圖幽對時,在虛靜的狀態下,達到“萬趣融其神思”的境界,從而捕捉到山水作品中的神韻,達到暢神的目的。

    《畫山水序》:“且夫昆侖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迥以數里,則可圍于寸眸,誠去之稍闊,則見其彌小。”“今張絹素以遠映,則昆侖之形, 可圍于方寸之內,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遠”。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曹景宗上一條:張繡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中國皮影藝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