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民,癡愛繪畫,40載勤奮鉆研,以刀作畫,堪稱一絕,因此他還被吸收為省美協會員。
刀畫,主要是以鋼刀作為工具創作的畫。刀畫創作的獨特之處在于中西合璧,采用油畫顏料,使用中國畫皴、擦、點、染的表現技法,既有油畫的鮮明、渾厚表征,又有國畫清秀、灑脫的特點。創作獨樹一幟,刀刀見功。
昨日,記者在南召縣皇路店鎮,探訪刀畫奇人劉安福,見證以刀作畫的絕妙意境。
冬日清晨,冷風颼颼。上午8時,記者見到劉安福時,這位略顯消瘦的中年男子正在村頭練太極。“我們搞繪畫的,一畫就是好幾個小時,沒有強健的體魄可不行。”劉安福邊說邊將我們領進他的畫室。畫室四壁掛滿一幅幅山水刀畫,遠看,霞披霧罩,山巒起伏;近瞧,村舍炊煙,漁舟飄逸。若不是親眼所見劉安福揮刀作畫,真難相信如此清新唯美的山水佳作竟出自一位樸實敦厚的農民之手。
說起對藝術的追求,劉安福確實經歷了坎坷磨煉。劉安福自幼酷愛繪畫,因家庭貧困,他只能以樹枝當筆,以大地為宣紙,追尋心中那個畫家夢。18歲那年,苦于生計,他當了泥瓦匠,可是,10年后,他毅然丟下工作跑到南陽學烙畫、肖像畫,后又迫于生活壓力,他南下江西,北上新疆,賺錢養家。盡管生活艱辛,可他從未放下手中的“畫筆”。1995年,他偶遇著名畫家、刀畫領軍人物謝忠林先生,深感刀畫之美,便拜師學藝,一晃17年過去了,他對刀畫的愛與日俱增,五朵山、伏牛山等家鄉山水悉數走進他的畫卷。為了重溫繪畫中回歸自然的親切感,上午10時,他又背起畫板到野外寫生,觀樹影看鳥飛,捕捉繪畫的傳神氣韻。
如今,劉安福在十里八鄉是有名的畫家,每天都有人上門觀畫學習。下午3時,幾位書畫好友相約來到劉安福的畫室,觀摩他的近作,并互相交流繪畫構思。
天道酬勤。一位對藝術執著追求的人,耐得住清貧寂寞,用刀畫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本報記者:王琳【原標題:刀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