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展示唐河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力弘揚昂揚向上的人文風貌,努力打響友蘭故里、梔子之鄉、石油之城、新興鎳都的形象名片,匯聚更多的發展要素,吸引更多的各界朋友關注唐河、了解唐河,融入唐河的建設洪流。”對于打造唐河的四張名片,唐河縣委書記和學民充滿了信心。
弘揚友蘭文化,打造旅游名縣。唐河人文景觀薈萃,尤其祁儀鄉是馮友蘭、馮景蘭和著名詩人李季的故里,同時擁有許河新石器時期遺址、鐘鼓樓等古跡。為了將這些寶貴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該縣與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合作,制定旅游發展十年規劃和虎山水庫風景區、石柱山風景區、東大寺風景區等相關景區旅游開發詳細規劃。同時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旅游開發援助資金,目前已多方籌資旅游開發前期建設資金2000余萬元。
構筑產業優勢,打響梔子品牌。唐河縣在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把唐梔子確定為唐河縣淺山丘陵區特色支柱產業大力發展。在繼承傳統經驗的基礎上,實施了一系列生產管理技術標準,規范了梔子的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進一步提高了唐梔子的品質。為了推進產業化進程,唐河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資金和技術,建起了梔子色素廠。該企業現已達到年加工梔子6000噸、生產梔子黃色素300噸、產值1.2億元的生產能力。
立足資源優勢,服務石油之城。唐河縣是南陽境內最大的石油開采基地,總儲量逾百億噸的石油資源廣泛分布在全縣9個鄉鎮,形成了獨特的資源優勢。圍繞油區三產的發展,唐河縣牢牢確立了強化服務這一理念,從提供基礎設施入手,為油區建設及發展盡可能地提供幫助。
構建新興鎳都,實現跨越發展。據河南省地礦局地勘一院專家評審,唐河發現的大型鎳礦床,礦產資源儲量在153萬噸左右,其中鎳32.43萬噸、銅12萬噸,是河南省目前發現的最大鎳礦。圍繞這一資源,內蒙古興業集團投資29.8億元、日處理礦石1萬噸的葉山銅鎳礦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年產鎳1萬噸、銅3000噸、稀有金屬2萬噸。( 刁良梓)(原標題:唐河打造四張新名片:友蘭故里 梔子之鄉 石油之城 新興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