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方言的特點和歷史
2013/4/6 14:49:1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南陽方言屬于河南方言,中原官話,它帶有華北方言普遍的語音特征。方言中既有濃郁的荊楚風味,也有鮮活的儒學色彩,其生活用語、歇后語、民謠的幽默風趣以及所體現的遠古文化的質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
南陽方言的特點和歷史
南陽方言有兩大特點:一、雖為俗語而實有意義可尋;二,一音可變數字。夏商時期,南陽是夏文化的腹地,南陽方言是當時的代表性語言。西周時期,方言 有了分歧,不過差別很小。春秋時期是我國歷史急劇變革的大動蕩時期,這一時期,南陽地方諸國先后為楚所滅,淪為楚地。這樣,列國中的吳、越、楚諸國的語言 與中原各國的語言有了交融的機會。戰國時代,南陽為楚、秦、韓爭奪之地。公元前272年,秦盡占南陽全境,并在宛地設置南陽郡,自此南陽的文化進入了歷史 上鼎盛時期。
唐代以后,由于我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不斷北移,導致語言發展中全民族共同語不斷加強,南陽居于中原腹地,河北江南過渡地帶文化心理積淀的豐厚性使得南陽方言一直在北方方言中處于重要地位,并與北方方言保持了較強的一致性。
南陽方言區域劃分
南陽方言可分為三個方言區,即東部區、西部區和中部區。東部區主要指南陽東南部的桐柏、唐河等縣;西部區主要包括西峽、淅川、內鄉三縣及鎮平、鄧州西部,屬淺山丘陵地區;中部區主要包括宛城、臥龍、方城、社旗、南召、新野、唐河西部、鎮平、鄧州東部等。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商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