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明朝初年,河南因災荒戰亂人煙稀少,山西洪洞縣大量移民遷入河南。有一個叫王三成的攜兒帶女、一擔兩筐來到汝州洗耳河之濱,為避官府盤剝,想在此尋一個世外桃源。他看到洗耳河東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個理想的地方,就想在這里安家落戶。經過尋找,王三成發現一個窯洞,并意外發現一張布滿蛛網的耩地木耬。他高興得拍手叫好,把兩個兒子叫到木耬前說:“這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啊,這就是前人留給咱的最好的禮物。”
此后王三成帶領兩個兒子漫山遍野開墾荒地,用前人留下的木耬耩麥種谷、播豆植菽。利用農閑植樹栽竹,美化莊園,繁衍生息,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從此有了生氣。
這里人杰地靈,王氏家族香火旺盛,現已有1200余人。當地群眾把“王得樓”的“得”念轉為“滴”,人們也把“耬”字改寫為“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