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記者一行來到葉縣舊縣鄉,在聞名遐邇的葉邑故城追尋先賢葉公的足跡。舊縣鄉位于葉縣城南15公里處,這里人文歷史景觀豐富,葉公陵園、問政處、玩龍仙臺、葉邑關、楚長城等一批與葉公相關的古跡遺址保存完好。在該鄉有關負責人的陪同下,記者一行經過實地探訪,感受到了葉公故里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當地良好的發展環境。
■探訪葉公陵園
葉公陵園坐落在葉縣舊縣鄉北村西北約1.5公里處。據《葉縣志》記載,葉縣古墓葬眾多,以舊縣鄉澧河兩岸的古冢群為著,并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其中葉公墓、三皇冢、王喬墓、牛鳳墓等影響較大。
從舊縣鄉北村中心街向北走約0.5公里(劉秀廟西南側),有石碑記載“問政處”,這里記述著當年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過葉的遺跡。當地上了歲數的居民大多都能說出有關葉公和孔子的故事。自“問政處”向西北前行不遠即至葉公陵園。遠眺葉公陵園,給人一種雄渾和大氣之感。
葉公陵園是葉公沈諸梁的墓冢。據《漢書》注:“《皇覽》記載:縣西北去城三里,有葉公沈諸梁冢……”當地居民多稱其為“葉墳”。由于年代久遠,葉公墓之前幾乎被夷為平地。1982年,葉氏后裔在葉縣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重新培土立碑,建成了高3米的“葉公墓”。現在的葉公陵園占地23100平方米,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公墓前有開闊的原野,后有綿延不息的澧水,可謂是風水寶地。
■葉邑第一任行政長官
“葉公好龍”的典故流傳甚廣,雖然這只是一個杜撰出來的故事,但據《辭海》記載,葉公在歷史上確有其人,葉公原為沈氏,名諸梁,字子高,楚國貴族。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記載,春秋時期,楚莊王曾孫名戌,在楚平王時封沈縣(今安徽臨泉縣)縣尹,稱沈尹戌,官至楚左司馬。左司馬在與吳軍作戰時身亡,楚昭王為表其功封時年24歲的沈尹戌子沈諸梁于葉邑(今河南省葉縣舊城),史稱葉公。
葉公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錄以來葉地第一任行政長官。
公元前489年,孔子率眾弟子周游列國,曾專程到葉地拜訪葉公,希望能得到葉公的重用。孔子在葉期間,多次和葉公談論為政之道,并稱贊葉公治葉經驗為“近者悅,遠者來”。葉公和孔子就何謂忠誠的為人標準進行了討論。葉公說:“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卻不以為然地說:“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由此葉公對孔子的學說產生了懷疑,一天,他向孔子的弟子子路詢問孔子的為人,子路沒有回答。孔子知道后,即責怪子路說:“汝奚不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因二人觀點不一致,孔子的葉邑之行并未得到所期望的結果,于是他很快離葉北返。孔子的門人大為不滿。后來,一些儒士借用葉公喜歡畫龍的故事杜撰了《葉公好龍》的寓言,把葉公喻為偽君子。
公元前479年,葉公已近耄耋之年。當時,楚國重臣白公勝在楚國都城發動叛亂,殺死了令尹子西、司馬子期,并劫持惠王欲自立。葉公聞訊后,不顧年邁,毅然出兵平叛,立下定國之功。葉公因平定白公勝之亂迎惠王復位,官至令尹、司馬,集軍政大權于一身。但他卻在平定邊夷,整肅朝政后,讓位于他人,自己歸葉邑,身老于葉。
■葉公大興利民工程
葉公宰葉期間,勵精圖治,興水利,勸農桑。率民眾修筑的東、西二陂,可灌溉農田數十萬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田灌溉水利工程之一,對葉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據專家考證,葉公所好之“龍”與中華民族崇尚“龍”文化有關。葉公涂刻在器物上的圖案,是水利灌溉之龍——引水工程。《葉縣志》記載,葉公主持葉政49年,大興富國強兵之策,在開疆拓土的同時,發動民眾開挖東、西二陂,蓄方城山之水,以灌農田。
為了開發葉縣東、西二陂灌溉農田,葉公曾在墻壁上畫了一幅施工水系圖。一天,一位來訪客人把壁上的水系圖當成了群龍起舞圖,就毫不隱諱地說:“人言葉公好龍,我看葉公并非真的好龍。”葉公問:“此話怎講?”客人回答說:“風從虎,云從龍,圖中之龍不畫云,故從得知。”葉公笑曰:“我只想引龍出水,不求騰云駕霧。”客問:“何謂引龍出水?”葉公說:“鑿渠引龍,龍就出水了。”客又問:“群龍真可以引出水嗎?”葉公說:“少引則宜,多引則懼。”客又問其中原委,葉公說:“引一龍需工千額,需糧萬斛,所以不可不慎重。”可見葉公所好之“龍”,是水利之龍,所懼之“龍”是怕引水工程過分加重老百姓的負擔。邑民因深受其利,世代感恩戴德,將其載入史冊。
葉公臨終時留下遺言:“勿以小謀敗大作,勿以嬖御人疾莊后,勿以嬖御士疾莊士、大夫、卿士。”這些話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根據《周禮》規制,葉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
■葉公文化千古流芳
1986年,葉縣人民政府把葉公墓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成立了葉縣葉氏宗親會;1994年,在該縣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葉公文化建設基金會,投資300多萬元,拓展整修了葉公墓;1999年,葉縣政府把葉公陵園申報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投資100多萬元整修葉公陵園;2003年,又擴大了陵園占地面積,建成了正門門樓,補植了林木和花草,使葉公陵園日趨壯觀;2004年,舊縣鄉政府組織全鄉機關干部在葉公陵園義務植樹近10萬株。
葉氏子孫遍及世界各地,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葉、沈氏宗親會、葉公文化建設基金會等。
葉公陵園的修建,為全世界葉氏后裔提供了祭祖問根的場所。2000年和2004年,葉縣成功舉辦了兩屆世界葉氏聯誼會,海內外數百名葉氏后裔代表參加了會議。時至今日,每逢清明時節,都有不少葉氏后裔前來焚香祭祖;節假日,也有不少游客慕名而至。
如今,葉公陵園已成為葉縣的一處游覽勝地,每年接待海內外游客2萬余人。(尤黎明梁楓/文王慶祥/圖)【原標題:葉邑第一任行政長官: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