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平頂山

馬街驚現1400年前殘碑 贊頌隋朝名將賀若弼

2013/11/18 9:31:55 點擊數: 【字體:

馬街驚現1400年前殘碑 贊頌隋朝名將賀若弼


    1月15日,經過市文物專家的初步推斷,馬街南村村民用來墊坐的一塊殘碑,可能是距今有1400年歷史、贊頌隋朝著名將領賀若弼的公德碑。

    1月12日上午,在寶豐縣楊莊鎮馬街南村,隨行的市文化局工作人員張水木驚喜地告訴記者,在該村東邊發現了一塊殘存的古代石碑。殘碑緊挨著小路上的一棵大樹,是村民墊坐用的,碑文依稀可辨(如圖,盧曉兵攝)。張水木指著石碑說:“碑文上記載的內容很有研究價值,可惜只存下這一小塊。”

    1月15日上午,市文物管理局文物考古隊副隊長孫清源聽說該殘碑后,驅車來到該村進行鑒定。據孫清源介紹,該殘碑為上好青石材質,是碑身的右下部分。殘碑高約50厘米,寬約50厘米,厚度約為20厘米,重為50余公斤。經仔細辨認,殘碑上可看到“鎮之始足以攝群虜”“其間恐赤眉黃巾復”“物價必賞人”“若弼行軍秋毫無”等字樣。從僅余的殘碑看,其碑文內容涉及西漢末年赤眉起義軍、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又有“若弼行軍秋毫無”等字句。據記載,隋朝有位名叫賀若弼的著名將領是洛陽人,治軍有方,行軍打仗要求官兵“秋毫無犯”,從北方一直打到南方,擊潰南朝陳國部隊主力,為隋朝統一立下顯赫戰功。鑒于此,孫清源推斷,該碑極有可能是為賀若弼立的公德碑,碑刻時間最晚應為隋唐時期,距今約有1400年。但是。賀若弼與寶豐馬街有何關聯,其間他帶兵行軍打仗之時是否經過馬街等問題尚待考究。

    該殘碑主體碑文為正楷字體,孫清源等人說,正楷字體的石碑在隋唐時期就有了,在我市也曾發現過,但該殘碑碑文字體雋秀,刻工精美,足以顯示出當時馬街人在書法、雕刻方面有較高的藝術水準。此次發現的殘碑,有望將馬街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提前數百年。

    村民王五須告訴記者,殘碑是鄰居李金生兩三年前翻蓋房屋時從舊房地基挖出的。李金生感覺留著殘碑不吉利,便將其丟于家門前的空地上。王五須在家門口閑坐時,看到該碑便將其搬到家門口墊坐。該碑是如何被用來當房基的,由于時間太久,村里沒人知道。

    隋朝著名將領賀若弼

    據《隋書·賀若弼列傳》記載,賀若弼(544年~607年),隋朝著名將領,字輔伯,洛陽人。因會文精武,得北周齊王宇文憲器重,用為記室。北周大象元年(579年),隨上柱國大將軍韋孝寬攻陳,屢獻計謀,克數十城,遂任壽州刺史。隋開皇元年(581年),經推薦,任吳州總管,鎮江北要地廣陵(今江蘇揚州),作滅陳準備。獻取陳十策,賀獲文帝楊堅稱贊。開皇八年冬至九年春,隋大舉攻陳時,賀率軍秘密渡過長江,襲占京口(今江蘇鎮江),從左翼進攻陳都建康(今江蘇南京)。賀行軍打仗軍令嚴肅,紀律嚴明,寬釋俘虜,所至多捷。揮師進據鐘山(今南京紫金山)后,率8000甲士,奮力擊潰陳軍主力,擒獲陳將蕭摩訶,從北掖門進入建康城。因滅陳有功,加位上柱國大將軍,進爵宋國公,后官至右武侯大將軍。隋大業三年(607年),被隋煬帝加以誹謗朝政的罪名殺害。記者盧曉兵【原標題:馬街驚現1400年前殘碑】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平頂山日報 2006年1月17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尋覓屈原在鷹城的游蹤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