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普通農民,但對民間音樂有著深厚的感情,對民間樂器制作更是情有獨鐘,13年來,出自他手的民間樂器有1000多件,他就是汝州民間樂器制作者李建偉。
9月5日,記者到汝州市陵頭鎮采訪,從一個老年業余民樂隊得知,在這個由20多個老人自發組成的小樂隊里,隊員們手中的曲胡、二胡及板胡等樂器都出自李建偉之手。
記者來到汝州市富民四街39號一間20余平方米的小作坊,墻邊的柜子內堆滿了做好的曲胡、板胡等民間樂器及一些樂器部件,里屋門旁堆放著鑿孔機、刨光機等工具。就是這樣一個簡陋的工作場所,還是李建偉租來的,在這里,他已經做了四五年的樂器。
李建偉說,雖然他的小作坊位置比較偏僻,卻時常有民間音樂愛好者到他這里參觀或購買他制作的樂器。
今年53歲的李建偉家住陵頭鎮和尚廟村。上小學時,他就喜歡看村里的老人拉二胡、吹笛子。16歲那年,他到原臨汝縣戲曲學校學習,曾求教于原臨汝縣曲劇團琴師杜書安。
從臨汝縣戲曲學校畢業后,為了生計,李建偉開始學做木工活。看著一堆木頭在自己手中變成了柜子、桌椅,李建偉心里特別有成就感。
隨著機制家具大量涌入市場,傳統的木工活已不再時興。思慮再三,李建偉決定搞民間樂器制作。他的妻子對此十分反感。一次爭吵中,憤怒的妻子將李建偉幾件心愛的樂器全部砸毀。即便如此,李建偉仍沒有放棄,只要有空,他就會摸索著做一些樂器。
為了學習樂器制作手藝,他先后往返洛陽、漯河、鄭州等地不下百次,訪名師拜高人。有時為了摸索樂器制作的一個關鍵環節,他可以一天一夜不吃不喝。十幾年來,李建偉博采百家之長,工藝上精益求精,造型上大膽創新。如今,他制作的產品遠銷上海、北京、新疆、青海等地,得到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曾和耘、曲胡大師宋喜元、著名曲胡演奏家梁獻君等名家的贊揚和好評,并多次榮獲省級大獎。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制作更多更好的民間樂器是我永遠割舍不下的夢想,我會堅守一輩子。”堅定的話語里,飽含著李建偉對民間樂器制作的炙熱情懷。 □本報記者丁需學通訊員楊增濤文/圖【原標題:汝州農民李建偉 醉心制作民族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