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走進平頂山 >> 印象平頂山 >> 瀏覽平頂山

【文化采風】程莊村,有待傳承的“文化空間”

2014/10/22 10:28:02 點擊數: 【字體:

走訪寶豐縣程莊村,發現這個“中國傳統村落”除了穿透歷史的建筑外,還有震懾人心的歷史傳說,而后者是更待開拓的“文化空間”——

表里堅硬的老宅建筑

10月10日,記者來到平頂山市寶豐縣,探訪一年前入選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的程莊村。

程莊村現存有明代程文明、程文郁、程文奇老宅。村委會主任程先豪借來鑰匙,引我們進入無人居住的程文明老院。在這里,透過建筑上自出機杼的用材和設計,我們見識了古人常說的“百年大計”和“防患于未然”。

穿過院內碧綠的蒿草,映入眼簾的是上房用醒目的紅石壘成的墻體。不僅墻基部分用的是紅石,而且門腦、窗棚木、進門的臺階等用的都是紅石。“這些石頭都是就地取材,堅硬得很。”程先豪說。

歷經300余年,陽光下的紅石依然新色不褪。

除了這些特有的紅石外,讓人感嘆的還有“防患”設計。

和一般民居稍有坡度的門階不同,進入這個老院上屋的臺階分九級,足有七八尺高。談到這些臺階的作用,程先豪說:“可以防水、防蟲,更主要的是防止匪患。”進得屋來,發現屋內磚鋪的地面不很平整。指著一處機關,程先豪說:“三間屋的地下全是空的,其高度與門外的臺階相對應。地窖里面撒有石灰、蒺藜。如果有強盜入室,就會掉入主人設置的陷阱。”

建新房的同時,便立足于自主、立足于長遠、立足于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的建筑流露出一種“堅硬”的自我保護意識!

不斷演繹的耕讀舊事

建筑上能有這樣的心機,不禁讓人推想,這家主人的“發跡”必然不凡。

誰能講程家的歷史?程先豪回答說:“現在村里只有一個人能講。”他隨即將我帶到76歲的村民程大欽家。

將我們迎入屋內沙發坐下,程大欽亮開嗓門說:“程莊村的遠祖屬北宋二程的后裔。宋室南遷后,程家弟兄倆在中原淪陷后思謀‘無論如何也要活下去’,便挑著挑子,來到這依山傍川的地方。戰亂中大片田地荒蕪,書禮傳家的程氏兄弟臨近登高一望,看中了程莊村這塊九龍匯集的寶地。他們從此白天墾荒,晚上教子讀書,慢慢開出了一片村落。其他姓氏前來落戶,程家來者不拒。隨著衣食豐足,低調的程家開始顯露出才華,在村中越發受人尊崇。明朝初年,戰事又起,程家伙同村中另一大姓劉家,組織村中各家挖壕筑墻,建起了叫做‘同協寨’的寨子。由于憑借工事集體防御得力,村民們幾番度過危險……”

講完故事,程大欽向我們提供了村里族人整理的《家譜》。根據《家譜》記載,程文明兄弟的父親“學位”做到進士,程文奇則做到翰林院大學士。縱覽程家的歷史,可謂一段綿遠而奇崛的拓荒史、奮斗史和發家史。

其間,從耕讀傳家到遇難呈祥、守倫相安,曾經堅韌的文化傳統引人遐思。

有待拓展的“文化空間”

穿行在程莊村的平頂樓房群中,偶露一角的程家老宅就像一段被隔斷的歷史。

據縣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2012年4月,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聯合啟動中國傳統村落調查。今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2014年第一批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村落名單》。為使傳統村落的文化遺產得到保護,中央初步確定3年內投入100多億元財政扶持資金的總體安排。同時,關于傳統村落的文化遺產,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定標準指出,傳統村落不僅在建筑上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而且承載了一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論及非遺表現形態時提出了“文化空間”的概念。按照“文化空間”的保護與拓展要求,程莊村一類承載著歷史傳說、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村落,應是“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2012年11月,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指出,傳統村落凝結著歷史的記憶,具有歷史文化傳承的功能,是“發展鄉村旅游、創新農村農業發展道路的基礎”。

據了解,目前我省有62個傳統村落錄入國家保護名錄,415個傳統村落錄入省級保護名錄。可以想見,幾乎每一個傳統村落,都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都有一筆有待挖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具體到程莊村,當村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打工后,程家的歷史傳說還有多少后代記得?當傳統村落眾多的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還嗷嗷待哺時,其非物質文化遺產何時才能進入人們的視野并得以充分展現?

依附在傳統村落身上的“文化空間”極易流失。如何充分發揮其在文化傳承上的功用,有待于人們的重視與拓展。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2014-10-2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冢頭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