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琰介紹木版年畫的制作技藝。(程倩攝)
盧氏木版年畫,始于清康熙年間,當年生產木版年畫的基地“門神局”位于現在的五里川鎮河南村。
盧氏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張德琰退休前是一名美術教師,在盧氏縣職業中專教授工藝美術。他得其岳父(盧氏縣五里川鎮河南村段家)真傳,又結合自身工藝美術的功底,能夠獨立刻印較大幅的套色木版畫。“木版年畫多為農民喜聞樂見的內容,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應該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張德琰說,為了不讓這項藝術失傳,他特別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興趣,細心講解創作的題材、內容和構圖,從繪畫到雕刻都要手把手地教。“現在已有20多個學生學會了這門手藝,雖然有些人轉行做起了裝修,但工作中還在沿用木版年畫的相關手法,現在還衍生出了玻璃刻畫,使我對木版年畫的發展更有信心了。”
據張德琰介紹,過去制作木版年畫選用的是梨木板,運用礦物、植物原料染色,印出的年畫具有色澤鮮明、長久不變色的特點,但沒有過渡色。“現在刀具比以前種類多,我準備在保持原有刀法和風格的基礎上,增加明暗過渡的效果。”張德琰說,“繼承也需要創新,作為代表性傳承人,我有責任好好發揚木版年畫這項藝術,逐漸擴大它的社會影響,讓更多人參與其中。”
據介紹,盧氏木版年畫是中國木版年畫家族中的精品,是研究中國木刻史、美術史的標本。特別是盧氏木版年畫反映的是和諧團圓的理念,對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