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日叫壽誕,也叫誕辰。人過五六十歲以后,每逢誕辰,女婿、外甥、侄兒、孫兒等晚輩都來祝賀,禮品除點心掛面外,必須有壽糕、壽桃或大包子。壽桃是用白面加糖餡蒸制的,也有用油餡和肉餡的,比饃大一至二倍,形如桃,故名。在縣東必須給壽者蒸制一個大面糕,以紅棗或油面作餡,以核桃或雞蛋圍邊。群眾叫“壽糕”,因“糕”與“高”同音,取“高壽”之意。主人設便宴招待。午餐的主要食品是細面條(掛面),叫“長壽面”,希揍老人長壽。午飯后,客人“拜壽”,先給祖先牌位叩頭,然后給壽者叩頭。在縣東中午吃壽面,下午酒宴招待。在進餐之前,從每人碗里和各個菜盤里,各挑出少許細面和菜肴,集中一個碗內,捧給壽者用餐,謂之“添壽”。客人走時,主人把禮品留下,給客人回一點事先備好的油食一類食品。老人到70歲“上,每年誕辰的儀禮就逐漸隆重了。一般中等戶以上人家,都要割肉備酒,奉敬壽者和接待來賓,這也是對老人的尊敬和報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