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是全國四大黃金生產基地之一,又是馳名中外的蘋果產地。改革開放以來,靈寶縣委、縣政府為了把靈寶的自然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促使靈寶經濟迅猛騰飛,確定從1987年開始,每年9月10日- 20日舉行一次“以果為媒,發展橫向聯合,締結經濟良緣,促進經濟發展”的盛大商品交易會,定名為“金城果會”。
1987年舉辦了首屆“金城果會”。開辟了果品、食品工業、地方名優工業產品、金融、糧食,牲畜,木材、家具、科技咨詢等十大市場。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實行固定性經營設施與臨時性攤點相結合,國營、集體、個體一齊上的方針;使整個市場呈現出多條渠道、多種形式、靈活經營、互相競爭、繁榮興旺的景象。財貿部門為了豐富果會市場供應,積極與外地商貿企業和生產廠家加強業務聯系,組織回近千萬元的商品,及時投放市場。果會期間.從靈寶車站到縣城,各條街車水馬龍,往來如織,商賈云集,熱鬧非凡。僅從一些統計數字,就可知道當時的果會盛況。
除市場繁榮,經濟振興外,果會對全縣精神文明建設也是一個很大的促進。首先干部的作風有了新的轉變,各部門的領導同志都能以大局為重,主動承擔任務,深入實際,分兵把口,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保證了果會的順利進行,健康發展。廣大干部職工都能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主動為果會出謀獻策,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發揚了連續作戰的作風,形成了團結協作,開拓進取的氣氛。同時各單位普遍進行了職業道德教育以及“為靈寶爭光”的榮譽感教育。組織進行了環境的美化,凈化工作,改變了臟、亂、差的狀況.果會期間,各行各業基本做到熱情接待,文明經營,優質服務,方便群眾,給各地來賓留下了良好印象。
靈寶縣年度的金城果會,歷經六屆,會會有特點,屬屆有新意。特別是1990年第四屆果會開幕式上,結合舉辦了別開生面的“迎亞運農民百輛吉普車拉力表演賽”,展現了當今靈寶農民的精神風貌。中央電視臺到靈寶拍攝了紀錄片,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社,金陵之聲電臺、豫、陜兩省的報社、電臺等17個新聞單位55位新聞記者到該縣進行現場采訪,先后向國內、海外報導多次,大大提高了靈寶的知名度,增強了靈寶的吸引力、凝聚力。
第四屆果會期間、組織開設了文化宣傳一條街。布置宣傳版面215塊。其中兩個文明成就展覽版面66塊,法規法紀宣傳版面61塊,科普文化宣傳版面50塊.學雷鋒版面36塊,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了解靈寶。
伴隨果會的進程.還開展了金城歌手大獎賽、農民嗩吶賽、迎亞運職工籃球賽、象棋擂臺賽和中小學生韻律操比賽。并邀請文藝名團來靈寶演出,程村鑼鼓隊作情彩的藝術表演和立體聲電影大匯映,為大會助興。
連續六屆果會,其規模之夫,輻射之廣,內容之富,實屬史無前例。它顯示了對外界吸引、凝聚的“磁場效應”,成果滾動積累的“迭加放心”.各項成果互相碰撞輻射產生的“盤義效應”。這三大效應,在促進全縣“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愈束愈大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