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守訓,睢縣徐樓村人。1937年9月,就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睢縣失守前后,他組織起一支40余人的武裝,后編入豫東游擊三支隊二大隊五中隊,任中隊長。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場上屢立戰功,特別是他那指哪打哪、百發百中、彈無虛發的好槍法,使敵人聞之喪膽,而被水東人民稱之為“神槍英雄”。
1938年夏,豫東三支隊首攻杞縣賈洼的戰斗中,面對敵人陣地五個碗口大的槍眼,吳守訓一槍一個,取消了敵槍的發言權,致使敵人喪膽。
1938年9月,三支隊東渡新黃河和彭雪楓支隊會師,在姜樓渡口,吳守訓百步以外,打斷不知就里而逃的船工的帆繩,使船工載戰士們安全地渡到河東,三支隊稱吳守訓百步借船。
1938年底,部隊進入淮陽竇樓一帶,100多日軍騎兵來犯,吳守訓在彭雪楓的指揮下,一槍擊斃日本陸軍少尉林津,接著又一槍打死了機槍手,被彭雪楓稱為神槍手。
1939年3月23日清晨,奪取杞南重鎮瓦崗寨的激烈戰斗打響了,一連、二連從東西兩面猛烈攻擊,三連連長吳守訓率部從南門強攻,故意網開一面,讓鬼子從北門逃回杞縣、開封,以免造成攻堅的重大傷亡。
然而,瓦崗是位居杞縣、太康之間的咽喉要道,為開封南部的重要門戶,敵人哪肯輕易放棄?鬼子在三面夾擊之中,仍負隅頑抗。日軍小隊長登上南門,揮舞著指揮刀,氣焰十分囂張,3挺重機槍一齊猛烈掃射,子彈雨點般的落在三連陣地。
這時,吳芝圃貓著腰跑到吳守訓背后,命令道:“對準日本軍官狠狠的打!”
吳守訓匍匐在地屏住呼吸,“砰”的一槍,揭了日本小隊長的天靈蓋。接著一連三槍,打死了三個機槍手,小鬼子們沒了頭腦,機槍也成了啞巴,陣腳大亂。三連戰士乘機沖進南門,東西兩廂的日軍看到大勢已去,夾著尾巴落荒而逃。
駐開封的日軍大隊長惱羞成怒,于次日拂曉集中2000余人的兵力,乘坐70輛汽車,又出動10輛坦克,直奔瓦崗而來。發現敵情,吳芝圃命令避開敵人鋒芒,部隊迅速轉移,由吳守訓帶三連斷后。
大部隊撤出后,吳守訓又命本連戰士陸續撤出,自帶一個班的兵力面對鬼子,佯裝固守。當鬼子的坦克、汽車進入射程之內,吳守訓從寨墻上,機槍、步槍、手榴彈齊發。鬼子以坦克開路,直闖寨門。戰士們不知坦克為何物,以為是一種汽車,緊閉寨門阻擋,不料寨門被坦克一頭撞塌。吳守訓急令戰士撤下寨墻,迅速隱蔽,尋機撤出,自己則躲在一道矮墻后,舉起駁殼槍,對準坦克瞄準射擊。誰知“嘣”的一聲,子彈被彈了回來,根本打不進去,吳守訓這才知道坦克的厲害。于是,他翻墻過院,繞屋轉巷,與敵人周旋,把鬼子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自己這邊,掩護其它同志乘機撤出。
坦克盯著吳守訓緊追不舍,推倒了幾十家的院墻和房屋,眼看就要被追上的時候,吳守訓急忙閃進一所破屋內,隔著墻洞向外觀察動靜。
失去追趕目標,坦克停止了前進。最前邊的那輛坦克忽地打開了上蓋,一個鬼子鉆出半截身子尋找目標,被吳守訓“砰”的一槍,打了個露頭紅,趴在坦克上不動了。吳守訓眼捷手快,一個箭步沖上去,拽出手榴彈塞進了坦克里,又縱身跳下。只聽“轟”的一聲,那輛坦克再也動彈不得。
后面的那九輛坦克被突如其來的爆炸聲驚呆了,一時不知所措,等他們反應過來,孤膽英雄吳守訓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