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堂(1890-1955) 原名劉成。墜子藝人。安徽省界首縣劉樓村人。幼年時喜愛書法,曾學過工筆畫。二十歲拜師學拉墜琴。服侍師父吃穿,幫助看護孩子,所得僅為演出收入之二成。經常吃不飽飯,一氣之下,便改唱墜子。后寄居在虞城縣大喬莊岳父家中,以外出賣藝維持生計,于民國十三年(1924)定居在朱集(今商丘市)。主要行藝在豫東、魯西南、皖北的虞城縣、商丘市、商丘縣、曹縣、單縣、亳縣、渦陽縣、碭山縣和江蘇省的徐州市等地。每到一處,聽他演唱的人總是不絕如縷。他演唱的特點是,開始節奏緩慢,意在抓住聽眾,讓你急于往下聽。唱上十幾分鐘,節奏便漸次加快,大腔大韻,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聽眾都喜歡聽他的書。有一次與商丘縣韓莊的墜子藝人李風鳴對唱。李鳳鳴唱不過他,于是找了幾個駐兵“老陜”,來到他的說書棚。劉宗堂正在演唱,那幾個當兵的闖上臺就把攤子掀了,口中罵道:“媽的個×,小白臉,后面跟一群小娘們,能什么,吭一聲打斷你的腿!”劉站在那里,不動聲色。聽書的紛紛上前勸止,一場風波才算平息。他秉性忠厚老實,與世無爭。民國十九年(1930)女兒劉世紅十三歲時,他因病不再演唱,主要由其女兒演出。行藝二十多年,對墜子流傳于商丘起了不小的作用,培養了不少墜子演員,特別是他的女兒劉世紅,尤為出名。演唱的代表曲目,長篇有《九美圖》、《三國》、《下南唐》,小段有《小黑驢》、《草船借箭》、《十字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