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許昌 >> 許昌風情 >> 風情與品牌 >> 瀏覽許昌

河南許昌:厚植生態文明

2017/4/5 16:30:48 點擊數: 【字體:

  【全國文明城市巡禮】

  河南省許昌市是三國文化、臘梅文化、陶瓷文化之鄉,素有魏都、花都、鈞都、煙都、藥都“五都”之稱。“自2001年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以來,許昌市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創建全過程,經過不懈努力,2015年2月28日,許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許昌市委書記武國定介紹。

滿城林木花海

  “我們許昌就是一個花木海洋!”3月29日,在新建的許昌北海公園,正在游玩的市民孔惠軍自豪地對記者說。

  許昌花木栽培歷史悠久,有“鄢陵臘梅冠天下”之稱,是全國唯一的“中國花木之都”,國家林業局、河南省人民政府連續16年在許昌舉辦“中國·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

  “近年來,許昌市堅持把綠色作為最亮的底色、最寶貴的資源,大力實施林業生態建設提升工程和‘綠滿許昌’行動計劃,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綠色生態網絡格局。”許昌市文明辦主任劉明君說。綠色生態網絡格局建設,一是在點上彰顯風情,結合歷史文化特色,建成126個公園、游園和廣場,打造了“全年常綠、四季有花”的園林景觀;二是在線上構筑風景,對市區3條河道進行生態綠化,建成了82公里長的綠色長廊;三是在面上打造風光,建成4處總面積10萬畝大型生態林海、5個高檔觀光農業生態園,發展花木面積90多萬畝。

  “目前,許昌建成區綠地率達36.46%,綠化覆蓋率為40.6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4平方米,被授予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是全國首批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的地級市。”許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相逢說。

河暢湖清水凈

  許昌水資源總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僅有210立方米,曾被列為全國40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2013年5月,許昌市抓住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即將建成通水的機遇,積極爭取許昌列為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劉明君告訴記者。

  為解決“水之源”,許昌市統籌本地水、過境水、外調水、天上水和再生水,把南水北調分配的每年2.26億立方水用作城鄉居民飲用水,把原來飲用的汝河水、調引的黃河水、提質達標的再生水作為城市水生態建設的保障水源。

  為開發“水之利”,許昌實施了中心城區河湖水系連通工程,投資55.5億元,對市區3條河流、5個湖泊統一改造、全部連通,建成“河暢、湖清、水凈、岸綠、景美”的水生態景觀。

  為保障“水之清”,許昌關停了一批污染企業,實施了雨污分流,建設了7個污水處理廠和7處人工濕地,現在主城區不但有1000多萬立方水,而且每天有2~3個流量的水在潺潺流動,實現了“碧水長流、清水繞城”。

精細智能管理

  “一城之美,始于顏值,源自管理。”武國定說。曾經,許昌市區“臟亂差”問題突出,一度被戲稱為“許臟”。為此,歷屆班子都引以為戒、惕厲自省,堅持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載體,在城市管理上全面推行精細化、智能化,實現垃圾資源化,樹起了城市管理的“許昌標桿”。

  許昌市在精細化管理上力求“以克論凈”,按照“每平方米路面灰塵含量不超過5克(10克)、道路雜物滯留時間不超過5分鐘(10分鐘)”標準,打造了一批“雙5”“雙10”道路,保證了“路見本色、地凈如洗”;在垃圾資源化上力求“吃干榨凈”,探索實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特許經營、循環利用”模式,建筑垃圾收集率、利用率分別達到100%、95%以上;針對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難題,探索實行“戶投放、村收集、鄉集中、縣轉運、市處理”一體化模式,日清運率達100%,無害化處理率達95%以上。這兩項工作也雙雙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許昌市通過抓生態文明創建,產生了一舉多效的綜合效應,不僅改善了環境、造福了群眾,而且促進了發展、厚植了優勢,城市競爭力、影響力和吸引力明顯提升,‘十二五’期間GDP年均增長11.2%、增速居全省第1位,去年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綜合實力穩居河南第一方陣。”武國定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將持續推動創建文明城市向建設城市文明邁進,努力讓城市更美麗、社會更文明、人民更幸福。”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