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8歲的老人周新治,偏癱在床7年多, 81歲的老伴兒也偏癱在床4年有余。然而,他們的三個兒子卻長年在外安心打工,兩位老人在三個兒媳的悉心照顧下幸福地安度晚年。如今,老伴兒的生活基本能夠自理,周新治老人也能在家人的攙扶下走路了。
對于兩位老人的生活,三個兒媳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從大兒媳趙玉針開始,依次是二兒媳趙紅,三兒媳苗月梅,老人每家每次住10日,老人走時只接不送;老人住堂屋東間正上房,房間內(nèi)鋪設兩張床,一張床是老人的,一張床是照顧老人起居的兒媳的。
57歲的趙玉針作為大嫂,處處當好榜樣,做好表率。老人在她家生活時,每天天剛亮,她就起床做早飯。知道老人們喜歡吃熟透的飯,她總是小火熬粥、文火燉菜,做好飯后,第一碗飯總是端給老人。公公有時自己不能端著吃飯,她就一口一口地喂老人,還耐心給他講養(yǎng)生之道,讓老人家吃八分飽。老人喜歡吃雞蛋,她就天天給他燉雞蛋;老人喜歡吃蛋糕、餅干等甜食,趙玉針每次去趕集會時,總不忘給老人買一些蛋糕、餅干等。
由于家里家外全靠她一個人操持,趙玉針總是忙到深夜。公公大小便失禁,晚上她就躺到老人身邊的床上,每晚照顧老人都要起來三四次,以防老人尿到床上;公公愛整潔,趙玉針每月就帶公公去鄉(xiāng)里的理發(fā)店理發(fā),并隨身帶上尿壺,理發(fā)前先讓公公解小便以防止尿濕褲子。每次,當?shù)昀锏钠渌櫩椭浪麄兪枪c兒媳關系時,都投以敬佩的目光。老人有時腿腳腫脹,趙玉針就騎著電動三輪車帶他去鄉(xiāng)里的衛(wèi)生院看病,還用端午節(jié)時采摘的5種樹枝熬湯,幫老人泡腳,活血化瘀,消腫止脹。
趙玉針是一面鏡子,兩個弟媳緊緊跟上,服侍老人不掉隊。當別人問她們:你們天天這樣服侍老人累不累、煩不煩?她們總是笑著說:“其實,不是比誰更有孝心,也不是做樣子給人看,只是覺得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再說我們也有老的那一天,兒孫們看著呢!”作者:張柯 通訊員 瑞敏 玉香【原標題:妯娌仨競孝公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