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制:傳承千年的文化積淀(2)
2013/12/25 9:56:3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大禹山相傳是大禹治水時的據點。對潁水的治理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內容。潁河兩岸發現了大量龍山晚期文化和二里頭文化共存的遺址。禹州境內就有崔莊、董莊、龍池、冀寨、瓦店、余王、王山、吳灣等遺址。禹州至今尚有禹王鎖蛟井、古鈞臺等歷史文化遺址。
籌音樂
籌(chóu)被稱為民間藝術“活化石”;I形似竹笛和簫,卻為斜吹,音質介于笛與簫之間,兼有笛音的清脆、明亮與簫聲的柔和、優美。籌所吹奏出的聲音,別有風情韻味;I有簫之哀婉,笛之悠揚。聽其演奏,遐思悠悠,有騰云駕霧、飄然仙境之快感;I音樂被譽為“世界之絕響,佛家之仙樂”。
早在北魏時期,籌音樂就已經進入上層社會的宮廷樂隊之中。北宋時期建造的開封鐵塔的琉璃磚上出現了吹籌人的形象,此時籌音樂已流于民間。
許昌的籌音樂從清朝道光年間(公元1821年)開始,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
吳道子傳說
吳道子,河南陽翟(今禹州)人,生于公元680年,卒于公元759年,是中國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后世尊稱為“畫圣”,被民間畫工尊為宗師。
禹州是吳道子的故鄉。廣大禹州人民因禹州有吳道子而感到驕傲與自豪,都十分尊重他、崇敬他。關于他的傳說在禹州廣泛流傳,影響深遠。在禹州,關于吳道子的傳說題材眾多,異彩紛呈,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即:吳道子生活道路傳說、勤奮苦學傳說、宮廷生活傳說、繪畫藝術傳說!驹瓨祟}:中藥炮制:傳承千年的文化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