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明寺塔位于河南省鄢陵縣城西北隅,始建于隋仁壽四年(604年),北宋重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修塔剎,現存十三層樓閣式磚塔為宋中晚期建筑,高38米,平面呈六角形,由基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從塔的結構和形制看,為北宋中晚期建筑。六角十三級樓閣式磚塔,高約38米。下為青磚塔基,塔每層檐下均砌磚斗拱,并辟有券門,假窗和佛龕,塔內有臺階可供攀登。第二層塔身嵌塔銘,第三層塔身一周嵌琉璃佛像雕磚8塊。塔頂為銅質寶珠塔剎。塔前有明隆慶元年(1567年)碑刻1通。1986年,被公布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維修該塔時,在塔剎內發現明代鍍金銅站佛及紙本《大方廣佛華嚴經》等文物32件。2006年,乾明寺塔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